龙犄角

Posted on Jul 09, 2022Read on Mirror.xyz

人物志 · 第三期|舟舟:在 SeeDAO 践行康德文化

🎙️ 采访 | 公主
✍️ 撰写 | Vera
🔎 编辑 | 屏风
🦭 海报 | Adam
🐆 封面 | Vera
🎨 排版 | Miya & Vera

· 编 者 按 ·

「人物志」由 SeeDAO 宣传公会出品的专栏,旨在深度挖掘和报道 SeeDAO 成员的故事。本期,我们采访到了 SeeDAO 投研公会的核心成员之一:舟舟。

他是 SeeDAO 的传奇人物 —— 广泛涉猎各个领域,修读过自动化、摄影和全球研究专业,参过空军,从事了十余年的情报工作…… 自 2021 年 5 月,他从艺术领域开始接触到 NFT,并就此与 SeeDAO 结下了不解之缘。

加入 SeeDAO 后,他率先投入了尚处于早期阶段的投研公会,并在组织协调上做了大量贡献,「分布式睡眠」的惊人作息也令他摘得了「SeeDAO 肝帝」的称号。

此次专访中,记者就其加入 SeeDAO 的契机聊起,与舟舟进行了深度对谈。期间,舟舟分享了他对于加密货币、地缘政治、DAO 的壁垒等问题的见解。


 公主 :Hello,舟舟。本次采访由我来完成,采访过程中如果遇到你不喜欢的问题,可以直接 Diss 我。咱们可以轻松一点,以 Web3 的方式,不用太拘束。我想先问两个生活相关的问题,可以和我们说说你今天早饭吃了什么吗?

 舟舟 :我去了麦当劳,吃了一个汉堡,喝了杯咖啡。

 公主 :方便透露一下,你上一次起床是什么时间吗?

 舟舟 :我最近在写论文,已经在实验室住了将近一个星期,我也记不太清上次起床是什么时候。现在我基本把自己活成了分布式状态,觉得该睡觉了,就去睡半个小时,睡醒再起来继续干活。

 公主 :正好,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你下一次睡觉是什么时候?因为听说你是个大牛人,传感器专业毕业,之后又当空军、开飞机,思维体系感极强,又深得分布式睡眠的秘籍,日子过得高效又节能。所以我很好奇,你是如何仅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么多事情?你为什么这么「卷」啊?

 舟舟 :我的求学经历其实是,本科修读了自动化专业(传感器方向),本科毕业后去当了空军、开飞机,从事了十年的情报工作。再后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定转行深造,前往芝加哥修读艺术专业。

不巧的是,那时候正值 2020 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美国大使馆都没开,于是我就和一些计划赴美留学的朋友飞到柬埔寨办理签证。结果,在最终办完签证之前,我一直都在隔着时差上网课,很长一段时间的作息都是晚上(和半夜)上课,白天睡觉。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我压根没办法按时完成我的作业。当时,我就去询问教授,我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他和我说可以考虑一下**「分布式睡眠作息」:不以白天黑夜为睡眠界限,干活干到困了就去睡,醒了之后接着干。**这样可以不受时差干扰,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从那段时间开始,一直到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我的作息基本一直延续了这种状态。所以,我是属于先把自己活成了分布式、去中心化,再踏入了 Web3 领域。

再说到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那么「卷」。我个人理解中的「卷」是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家为了竞争而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但我觉得自己现在做的都是很有趣的事情。这不叫「卷」,应该算是在「不断探索」。

 公主 :其实我的理解是,毕竟人的生命有限,而你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就相当于你把自己的时间「卷」起来了。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很爱探索的人,你也说了自己是真心热爱 Web3 的事业,即使跨界跨域,也希望将每件事做得很棒。如此的完美主义,追求尽善尽美,是因为你具备某种人类使命感吗?

舟舟:我觉得还没有上升到人类使命感的程度。我在硕士阶段攻读的是全球研究(Global Study)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是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

在完成第一年的理论学习之后,我对那些传统主流理论,比如,现实主义(Realism)、自由主义(Liberalism),并不是很感兴趣。第二年,我接触到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后来就顺着这一套理论触碰到了 Web3 以及加密领域。当时我就觉得,这不就是社会主义(Socialism)2.0 吗?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称为是一种人类使命,但从我个人角度而言,还没到那么高的位置。对我而言,它就像是一个地平线,值得我为它冲过去。

公主:其实在本次采访之前,我就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很多关于你的传闻,大家都觉得你十分全能。我听说你曾经在美国修读过摄影专业,这段经历是不是让你更早地了解和参与 NFT 项目的契机呢?

 舟舟 :对,我最初确实是从艺术领域开始接触 NFT,并以此为契机了解到 SeeDAO 这个组织。差不多是 2021 年五六月份的样子,那会儿还没有 SeeDAO,只有 CryptoC。一开始,我是对中国美术学院的黄孙权老师在 Decentraland 上开展的乡土重建项目很感兴趣。当时恰逢我在芝加哥修读摄影专业,做的也是这个方向的研究,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做一个艺术项目。后来,我又去听了由 CryptoC 的 Emma 发起的有关加密艺术的沙龙讲座。

不过,我当时只是很粗浅地认识了 NFT 是怎么一回事。要说真正深度参与 NFT 以及 SeeDAO,其实是在咱们 SeeDAO 正式改名之后。SeeDAO的名称中包含 See 这个词语,你说巧不巧,在我读硕期间有一个老师很喜欢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回复「眼睛 👀」的 emoji 表情,表示他觉得我们的作业做得不错,类似于说「OK,I see」。这可能也算是我最早关注到SeeDAO的原因之一吧。其次,大家平时都说摄影是一个可以很好地承载记忆的记录模式,而从某种意义上,我认为 NFT 这种形式通过利用去中心化网络分布式地记录历史,可以更好地承载记忆。

从时间脉络上来看,我大概就是这样子慢慢深入到 NFT 领域,并加入 SeeDAO 的。

 公主 :这么看来,你也是受到了周边前辈的一些影响,然后选择了踏入这个领域。我想问一下, Cosmo Chamber 这个项目是由你发起的吗?

 舟舟 :没有,Cosmo Chamber 这个画廊项目是由章老师发起的。只是我很早期就开始关注这个项目,因为我觉得它背后的美学底蕴很浓厚。后来也有幸在 SeeDAO 投研公会邀请到项目团队进行了一场对谈,聊了一下 Cosmo Chamber 从吴鸿老师 **[1]**的书中传承的美学思想,以及智能合约相关的技术问题。

 公主 :是的,我关注到 Cosmo Chamber 中有很浓重的浮世绘色彩,是一个很独特的艺术项目。OK,现在让我们暂时告别艺术相关的话题,我想和你聊一聊你对 DAO 的政治属性的看法。

你之前提到过,你曾经从过军,又做过政治学方向的研究,我也看到过你写的一篇讨论地缘政治与加密领域的相关性的文章。你能展开讲讲它们的相关性吗?以及,你觉得 DAO 这种形式具备政治属性吗?

 舟舟 :我们先从加密货币谈起吧。**虽然很多人都说不要为工具赋予政治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加密货币(或加密算法)在其诞辰之时就已经具备了政治倾向。**以 90 年代美国发起的加密战争为例,我可以简单讲述一下背后的历史渊源。长期以来,各国军方都会把加密算法列入武器范畴,属于涉密武器。我没记错的话,在美国,一直到 90 年代初期,如果一个算法能生成 40 位以上的密码,就属于机密信息,不能被带出国门。当时有一批很有朋克精神的极客,TA 们把那些算法印在衣服上,或者纹在身上,去各地招摇过市。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就是基于这种底蕴衍生出来的产物。它们的出现显然冲击到了自 1643 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 建立以来的整个国际地缘政治体系。

以上只是简单概述了整体的历史脉络,而具体到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的话,就从大家最常提及的中美关系讲起吧。我们会发现,在上一轮全球化中 [3],除了语言差异之外,中美同辈之间的文化和衣食住行都变得十分相近,而且我们的身份认同、聊天话题、Vibe 和文化,甚至会更加趋同于远隔重洋的同龄人,而疏离于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祖辈父辈们。

于是,最初就有学者们认为全球化其实是美国化(Americanization),但后来发现这背后其实是由跨国资本在主导着,主要是中国跨国资本和美国跨国资本,这些资本实质上都是金融资本。如果我们回溯一下历史,会发现在二战前主导全球化的是工业资本,后来它们逐渐被金融资本所取代,并在美国留下了「铁锈带」[4] 这种存在。那么,现在又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资本开始逐渐取代金融资本的地位,并且认为科技资本对格局的影响力更大。不过,科技资本经常被大家诟病的一点在于,Web2 生态领域里的科技资本总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且它们各自的力量都很强大,势均力敌。**相对而言,Web3 和加密货币领域采用的是更去中心化、更自下而上的体系模式。**与自上而下的那些科技资本相比,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冲突性,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就要具体到组织模式,比如 DAO。我个人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 DAO 出现在各种地缘政治冲突之中,其中涉及到科技的武器化问题。在 19 年前后,兰德公司(美国老牌战略智库)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报告,认为很多极端恐怖组织之所以不使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或加密货币等技术的原因在于,在 Web2 时代中已经有大量同类组织利用 Twitter 实现了高效的组织维护,比如塔利班和 IS。不过,智能合约其实更适合它们这种组织形式,但为什么它们不去使用呢?报告中列举了两点主要原因:第一,由于当时很多国家尚未认同加密货币,大量加密货币兑换法币的渠道还是较少;第二,加密货币的波动幅度较大,像现在正处熊市,加密货币一顿暴跌。**但在今年,尤其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我们会发现能够使用加密货币的场景以及认可它的国家正在不断增加。至于它的波动性,仍然存在,但这是一个不可跳过、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此外,目前已经有一些佣兵组织开始基于 DAO 的形式分派任务和分配资金。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自下而上的科技力量已经开始渗透,并开始冲击传统的国家体系。

 公主 :说得非常好。你提到了 Web3 是自下而上的,这是不是有点像《毛选》里提到的「农村包围城市」这种思路?此外,以塔利班这种恐怖组织为例,它们的最终目标也是取代政府,实现独立统治。那你认为 DAO 这种组织形式最终会发展成一个国家的形态吗?

 舟舟 :说到这个话题,我就想到前段时间有人发起了一个国家 DAO(Nation DAO)。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和身边一些关注 Web3 的朋友有就此聊过几句。我的想法是,既然你已经迈入 Web3 了,开始实施去中心化治理,以及打造新的身份认同、Vibe 和文化,为什么还要用 nation 这种威斯特法尼亚体系下的概念来进行命名?

在政治学领域,一个多数人达成共识的观点是:民族、国家只是一个集体的想象共同体。换言之,就像我们前面聊到的,如果我们和美国的同龄人之间有更多的文化认同,进而催生出身份认同的话,那可以说我们来自于同一个国家吗?还是说我们仍旧归属于两个国家?这个问题值得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虽然我们和祖辈父辈们在血缘上、基因上有连贯性,但在命运上可能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这种层面的身份认同还需要用国家的方式去确定吗?**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

 公主 :我想到了日本最近的一个 Village DAO 项目,它允许其它地方的人来到村庄里,只要你认同自己是这里的村民,那你就是这里的村民。这是不是类似于性别认同?假设我是一个男生,我认为自己是女性,那我就是女性。这只是意识形态上的认同,不一定必须在组织形态上进行认同。

 舟舟 :不,我认为这和性别认同不太一样。因为基于 Web3 的身份认同的底层其实铺设了大量的实际资源,存在很多利益捆绑。而在性别认同这一块,即便我说我认为自己是女性,但其实并不能改变生来既有的生理特征,除非去做变性手术。

 公主 :但我是不是有权利拥有这样一个身份?我困惑的是,DAO 一定需要个人在资源或行为上去体现认同,还是只需要在认知、意识上认同即可?

 舟舟 :我认为是需要在行为上或资源上去体现认同的。这个也是 SeeDAO 在做的事情,SeeDAO 的 NFT 叫 SGN,它就是一种贡献证明(proof of contribution)。其中的逻辑并不是只要你购买并持有了 NFT 就是 SeeDAO 的人,而是只有当你为 SeeDAO 提供了资源或切身做出了贡献,才会成为 NFT 持有者。它的因果关系是,因为你先有了资源,然后你才会得到 NFT,具备身份认同。

 公主 :对,这样一说就清晰了很多。像你所在的 SeeDAO 其实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还有人打着 SeeDAO 的名号出去坑蒙拐骗。在大家的眼里,SeeDAO 已经开始具备头部影响力,作为成员的你也是社区公认的牛人之一,那么,你当初加入 SeeDAO 的契机是什么呢?你和 SeeDAO 发起人之间是否达成了某种共识?

 舟舟 :我最初加入 SeeDAO 是有两方面的契机,一是前面提到的从艺术领域开始了解到 SeeDAO,二是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关,这里我可以展开讲讲。前段时间,SeeDAO 对外官宣了融资估值,很多社区成员都在 Twitter 发文回顾自己当初为何选择加入 SeeDAO,我当时也写了一篇小作文。

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和元宇宙有关,主要写的是为什么元宇宙可能是一个走入康德文化的渠道。康德文化是结构主义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结构主义是政治学里的一种理论,认为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人类社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文化。

第一种是霍布斯文化。它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黑暗森林」,即人们为了有限的资源,未来必然要拼个你死我活。在传统领域中,它的另一个名字是「现实主义」,也是当下民粹主义者内部的主流观点。

第二种是洛克文化。它的观点是人和人之间虽然有竞争,但可以找到一定的规章制度,并建立合作。其实,上一次的全球化进程就是洛克文化的体现,具体产物包括国际法、国际公约、国际组织。这些都基于对洛克文化的认同,即大家存在竞争,但仍旧可以合作。

第三种是康德文化。它认为人们可以建立一种真正纯正的「友谊」,这里的「友谊」在英语中的原文是 culture,在 Web3 领域对应的是身份认同(identity)这个概念。

写完毕业论文之后,我根据其中提到的理论来分析咱们 SeeDAO,感觉还挺符合的。这是当时我结束硕士阶段学习后,决定 All in Web3 的契机之一。

刚加入 SeeDAO 的时候,「围炉夜话」这个活动也很吸引我。我参与了第二期的「围炉夜话」,从那天晚上的辩论开始,一直到后续的各种流程和活动,我可以说真正意义上接受并认可了 SeeDAO 所传达的去中心化思想,而且觉得这里厉害的人好多啊。自从加入 SeeDAO 至今,我认为自己一直被周围的各位激励着,不断地去学习和研究。

其实我们投研公会里经常开玩笑说,加入 DAO 之前还有时间睡觉,加入 DAO 之后压根别想睡了。

 公主 :对,大家都是这样评价你的。一天 24 小时里的任何时间来找你,你都会在线回应。

 舟舟 :是的。现在如果有新人想要加入投研公会,我们一般会先和 TA 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欢迎加入没有财富密码的投研公会。第二句话是回应大多数人会提出的一个问题:TA 在投研公会能做些什么?我通常是这样回复的:你在 SeeDAO 投研做什么,SeeDAO 投研就是什么

我认为不管是一个人在加入 SeeDAO 后变强了,还是 SeeDAO 变得更厉害、更具影响力了,这两点不能分开看待,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当你身处其中,你不自觉地被周围的伙伴们激励,被社区的 vibe 激励,然后在你变厉害的同时,SeeDAO 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公主 :是的。我准备的下一个问题,其实你之前已经作答了一部分了。这个问题是,你的硕士毕业论文写的是元宇宙和结构主义,那你加入 SeeDAO 是为了来验证这套理论的落地可能性吗?

 舟舟 :在政治学中,结构主义的上一个源头是英国学派,再往前回溯的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新马克思主义中继承过来的。**如果要验证结构主义基于 Web3 和 DAO 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应该要看到社会主义 2.0 的出现。**从这个角度而言,它尚未得到验证。不过,自我去年加入 SeeDAO 至今的这小半年中,我觉得它正在稳步向好,小步快跑。

 公主 :听说你是投研公会的发起人之一,绝大部分的项目中都有你的身影。在这些项目中,哪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并让你为它付出了很多的时间?

 舟舟 :投研公会最早期的成员有我、咖啡老大、Pb、123和另外几位小伙伴,当时我们撰写了**《百花齐放的DAO生态》**这份研究报告,后续也有一些小的项目在跑。接着,婉卿也加入了我们,还发起了 Web 大学这个大项目。相对而言,我觉得花费在这些项目上的时间和精力还好,不算特别多。真正耗费大量时间的是最初搭建整体框架、建立章程的阶段。

投研公会有一个成员叫 Manman,他在很早期的时候就加入了我们,但他具体参与的项目并没有很多,也没有参与制度的设定,但基本每次开会他都会参加,并且跟进会议后的各种讨论。前段时间,他也在 Twitter 发文回忆在 SeeDAO 的故事。他说,作为陪伴 SeeDAO 一步步走下来的人,他知道早期投研公会执行小组的人为了把这一套制度推行下去,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

我觉得这是一个蛮有趣的点。**大家都说 DAO 是以智能合约为底层、以人为连接件的广义 DApp。**按此来说,很多制度上的东西应该交给智能合约去执行,但这样就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你在 Twitter 可以感受到,相对而言,国外的 DAO 在推进智能合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国内的 DAO 可能更倚重于人因(human factor),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沟通,**比如语音会议。这是东西方 DAO 的一个明显差异。

其次,前段时间,我就对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像 Aragon、Colony 那些已经提供了成型的 DAO 底层工具的平台,它的活跃度和使用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我跑完数据后发现,在四个主流平台中,以 Aragon为主,虽然很多海外 DAO(比如 BanklessDAO、FWB)是基于 Aragon 的底层工具进行组织搭建,但平台上的日活用户、提案数量、投票数量以及资金都远不及 Discord 这款中心化软件。

这很有趣,为什么虽然大家都说 DAO 应该交给智能合约去执行,但实际上还是花费了大量精力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及规则的制定上面?就像我们当时讨论投研公会的规则和章程,我认为这是花费了最多精力的一件事。

举个例子,不久之前我们投研公会已经开启了第一届执行小组的换届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换届的细节规则,我们最后讨论出的结果是:至少要把 50% 以上的执行小组成员换掉,保证整体人员的多样性,但是至少要有一个往届人员留下来,以此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期间,婉清姐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想法,她认为我们作为投研公会的第一届执行小组,应该尽可能把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代大家想清楚,并设计一些解决方案,避免后期出现混乱。后来我们还讨论到了其它一系列问题,比如连任周期,是以周期年还是自然年作为界限来框定连任期限等等。

 公主 :这样看来,你本人在组织形态研究上,以及在人员沟通上做了很多的贡献。下面我想和你聊聊你之前产出的那篇爆款文章里的内容。你在文中写过,由于 DAO 是开放性的,那几页合约是可以被别人轻轻松松复制,包括搭建起来的框架等等。那你认为 DAO 的壁垒是什么?它跟你在文中提到的「精髓」是一回事吗?

 舟舟 :**我认为 DAO 的壁垒或者说精髓,永远都是人,永远不会是智能合约。**现在很多人对 Azuki、BAYC 那些很 Web2 的做法嗤之以鼻,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停地搭建商业上、资本上的壁垒,而并没有真正考虑参与者以及大家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大家会 diss 它们,我觉得是因为很多人加入 Web3 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追求。原来的那套玩法历经几百年走下来,我们已然看到了很多弊端,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更公平、公开、透明、民主的状态,而 Web3 就是那一道曙光。

如果你要真正实现这个状态,那必然要从底层技术层面保持开放性,将所有智能合约开源化,大家都可以随意复制。但是,别人是没有办法把你的人直接搬走的。虽然人也是很不可预测的,但大家在 DAO 里做的贡献、形成的人际关联、产生的外部性以及达成的身份认同,是难以被照搬复刻的。

 公主 :你已经参与 SeeDAO 很长时间了,你希望 SeeDAO 往后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提升?以及你心中 SeeDAO 最终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

 舟舟 :前不久,我给白鱼发了一张自己做的脑图 ,这张图的出发点叫「为什么加入 SeeDAO」,下面有两个大的分支,左边是理想主义的诉求,右边是现实主义的诉求。在左边的理想主义这块,再往下分就是现有的组织架构,比如各个公会还有 DAO 文化与治理研究小组,它们分别能够实现哪些目标。然后到了右边的现实主义这块,说白了就是赚钱。中间有一个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融合的板块,比如身份认同培训。

我之所以梳理出这一张脑图,是因为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最初加入 SeeDAO 的时候,SeeDAO 的口号中提到了要成为 DAO 的孵化器,打造 Web3 的迪斯尼。但现在再来看 SeeDAO 正在做以及后续要做的事情,比如黑客松、孵化器和 DeSchool,这已经远远不止是迪斯尼或文创 IP 了。我觉得 SeeDAO 已经在慢慢扩大布局,转移战略方向了。

具体说到我希望 SeeDAO 往哪个方向发展的话,这不是由某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而是由大家的共识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希望 SeeDAO 能持续保持开放的、透明的、康德文化的状态。至于未来,SeeDAO 说不定会走上一条特别极客、专门研究密码学的道路,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广义的 DAO 生态层面上,我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有趣的 DAO,比如 Molecule DAO 一类专门研究生命科学的 DAO、Commons Stack 一类专门研究代币经济的 DAO 等等一系列比较硬核的 DAO,以及一些小而美的 DAO。之前有人诟病 SeeDAO 只是一个 Web3 的豆瓣,但我觉得既然存在,就说明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有一个专门让大家放松聊天、have fun 的 DAO,也是很棒的。

基于 DAO 这种去中心化、透明的组织形式,去改变目前全球的地缘政治形势,这是我心中对整个 DAO 生态的终极理想状态。

 公主 :你有提到 Web2 的豆瓣,豆瓣当时是因为月亮小组吃瓜群众而火速出圈,那在 SeeDAO 里面,你觉得哪个公会比较有潜力脱颖而出?你对其它公会有什么看法吗?

 舟舟 :因为投研公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其中涉及 POAP 的设计,并且需要和其它公会进行协作。结果我在前段时间联络其它公会的时候发现,一些公会连最初的组织架构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当时我就很震惊,但后来又觉得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这也体现了 DAO 内部的多元化状态。毕竟并不是所有公会的工作性质都需要不断关注行业的发展,并进行更新迭代的。

有一点是我觉得比较可惜的。在年前,SeeDAO 的趣味性比现在要浓厚得多。那时候,大家自发启动了「15 分钟,就 15 分钟」这个活动,还有一个专门用于造梗造 meme 的频道,但到了年后,其中一些频道是被隐藏了,还有一些是逐渐被冷落了,没有人再去里面发言。

我和投研公会一些早期加入的小伙伴聊完之后发现,大家或多或少都觉得 SeeDAO 没有以前好玩了。但「FUN」这个属性是否是 SeeDAO 应该保有的,我觉得我们几个人的意见并不见得就应该被大家无条件接受,还是取决于大家最后达成的共识。

 公主 :最后一个问题是,除了 SeeDAO 以外,你在 Web3 领域还有什么其它想做的事吗?能分享一下吗?

 舟舟 :目前,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 Web3 底层技术的透明性是否是一把双刃剑。透明性是 Web3 的一大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所谓的「匿名性」并非等同于 privacy。Web3 会将所有的数据全部公开,并与你的地址和身份进行强绑定。我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它和 Web2 以及线下数据打通的话,可能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在投研公会的换届选举结束之后,我也会和公会的小伙伴一同建立一个数据小组,目的是研究 Web3 的数据模式,尝试归纳总结一份报告,探讨一下它最后可能会对社会和人类造成何种影响。

 公主 :很棒的想法,如果到时候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够加入这个小组。本次采访就此告一段落,感谢舟舟!


世界各地的富裕社会对当局的信任危机与日俱增。停滞不前的经济,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和政治腐败,以及精英阶层为了利益对技术垄断,激起了民粹主义的反弹。这些不满情绪我们都有切身体会

[1]  笔者注:吴鸿,芝加哥大学著名艺术史学家,其所著的《双屏》一书是 Cosmo Chamber 项目的灵感来源。该书讲述了传统东方屏风在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作用,并探索了对时空的另一种理解。

[2] 笔者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条约形式肯定国家主义的国际体系,使国家主义有了某种法律意义,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3] 舟舟注:对于「是否已经结束了一轮全球化进程」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很多人认为全球化尚未结束,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各国正在不断脱钩,并出现了「选边站」的现象,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上一轮全球化已经结束。

[4] 笔者注:铁锈带指工业衰退地区,一些发达国家自上世纪时实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政策,因此工业纷纷转移,导致一些老工业区衰退,很多工厂被废弃,工厂机器渐渐布满铁锈,由此得名铁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