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思维

Posted on Dec 29, 2021Read on Mirror.xyz

尝试给一个模型 - WEB3迷思集3

继续来聊聊web3

最近一些年,我买了很多的付费软件,只要是用的顺手的软件有付费版,一律付费支持。

给产品付费,除了保护开发商的知识产权外。一是付费产品大多用起来比较舒服,没那么多广告,功能清新。二是付费是为了让这个软件生存下去,别因为没钱而倒闭,那样就没有心爱的软件可以用了。

对于付费软件,使用下来个人觉得还是小众的产品更好用。一些大众付费产品的付费,纯粹是没有办法被逼的!

比如前些时间各大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就深受诟病,付了费还看你广告?

这种付费,纯粹就是一种垄断下的强制产物。因为用户并没的选。

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般产品都会经过四个周期,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处于探索期的产品用户相对较少,产品大多还在摸索如何获得用户的青睐,绝大多数产品在这个周期后失败了。

能走过探索期的产品,关键标志是找到了PMF(Product / Market Fit)点,也就是产品被市场接受,有真正的用户喜欢使用产品。

在这个点后,应用的用户一般都会有一个快速扩张期。

对于投资人来说,一般都喜欢问几个问题:

  • 你这产品有啥特别的?
  • 你的产品的护城河是什么?
  • 你的产品盈利模式是什么?

这几乎是一个定势思维,搞加密二级投资的也喜欢问这些问题。总喜欢问盈利模式,护城河。

岂不知,处于探索期的产品根本没法回答这些问题,如果一切都是提前就能规划好的,哪还有人愿意做新产品。因为规划好就代表着没有惊喜。

很多盈利模式和护城河都是处于成熟期的产品逐渐摸索出来的。

探索期的产品,核心就回答一个问题,让人真喜欢用。

web3的产品目前大多都处于这个时期。

张小龙回忆微信最开始孵化时,在这个周期基本没使用过腾讯的流量,全靠自然生长,为的也是能真正找到PMF契合点。

很多产品在没有找到契合点前用资本强行催熟,最后大多以失败告终。

这个规律在加密应用的发展上也基本适用,有些应用潜心做产品,不断的优化,迟迟不发b。有些应用啥也没见到,就发了FDV很高的b,高下立见。

探索期产品找PMF,成长期产品要快速扩张,成熟期产品主要是追求盈利。

web2产品的盈利,大多是以榨取用户价值为基础的。就好比把羊都圈起来后,就要想着法割羊毛了。

关于用户价值

产品大神俞军老师提出过一个公式: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x 替换成本

不管是什么产品,创造用户价值都是首要任务,只有创造了用户价值,才能实现最终盈利。

在一个相同的领域,如果要打造一个新产品,如果想超越旧有的产品,核心就是做到两点,一是体验要好于旧产品,另一个就是用户的替换成本足够低。

体验很好理解,就是用户用着爽,比如有很多聊天软件用起来都很爽,但是依然替代不了微信。为什么?因为微信的替换成本太高了。

对于像微信这种成熟期产品来说,很难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创造盈利的方式就变成不断的垒高替换成本,从而把羊圈弄得高墙+电线,让用户无法逃脱。

什么可以算作替换成本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替换成本:

  • 社交网络(联系人、群组等)
  • 虚拟资产(道具、虚拟资金、评论、内容等)
  • 习惯(认证、操作等)

从以上替换成本看,我们在微信里积累了大量的联系人和群组关系,积累了非常多的收藏内容、朋友圈和评论、以及各种我们熟悉了的操作习惯。

张小龙曾说,每天都有上亿人想教育他如何做产品。因为用的人太多了,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用着不爽的地方,但就是无法替换掉它。

替换成本这个词很贴切,最重要的是成本二字。以下是百度百科对成本的定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成本是消耗资源的一种货币化表现,关键词“货币化”。

在产品替换这件事上,替换成本实际是可以直接用钱来衡量的,所以我们潜意识里会去评估,最终决定是不是使用新产品。

**我们实际上被产品绑架了!**因为传统web2的主流应用,替换成本都非常的高。

社交类应用是替换成本最高的一种,其他应用有种种不便。比如我之前使用网易云音乐,在里面建立很多歌单,按照不同场景设置了很多音乐类型。

最近我买了apple music,使用起来就非常不方便,因为我大多喜欢的音乐收藏都在网易云音乐里。如果手动一首一首再添加,就非常的耗时且麻烦。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替换成本,我的听歌行为实际是我个人的数据,但云音乐不会把它给我自己保管。我也无法把它放到apple music里。

web2的产品,利用了我们个人的数据,构筑了他们自己的商业壁垒,这很不公平。

数据的定价权归谁

以上的场景描述,简单说就是想表达一点,我们的个人数据无法在web2应用间流转。

这种无法流转基于多方原因,在国外其实应用间的开放性已经相对较好,有很多标准的应用间接口。

在国内,大多应用都有自己的墙,链接都无法流转(可能后面会慢慢变好)。

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一个个的中心化服务器中。从技术上说,不同产品有不同架构,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集成起来有很多门槛,产品公司并不愿意付出额外成本,除非这样做会让他们获利。

这种情况下,用户即便拿到原始的数据也无法使用,因为各个应用间标准不一致。

抛开技术层面因素不谈,一个无法流转的关键因素是定价权。web2应用不想把信息的定价权给用户,用户也不享有自己信息的定价权。

比如我每天使用微信,我浏览了各种各样的页面,我的这些数据如果自己可以支配,我该出多少钱卖给平台?

如果平台不开放这些给用户,他们就享有这些数据的定价权,他们可以打包卖给广告商。

如果把用户数据这一层剥离,比如我的个人数据全归个人所有,我是不是就可以换个应用立马用起来了!

还是那个用户价值公式,这时产品只能不断的提升新体验来留住用户。这就是web3要干的事。

那是不是就没有替换成本了呢?我认为还是会有,不过它不是以损害用户利益为前提的,比如以下这些,都可以是更好的护城河

  • 产品的良好体验
  • 用户的使用习惯
  • 用户资产的收益(也包括数据资产)

在web3的世界,用户的一切数据都可以代币化,他们存储在标准的底层区块链上,哪个产品都可以调用。

这时,个人信息的定价权就交还给了用户。

一切都是有记忆的

最近的opendao事件很有意思,opensea不发b,我就替你来发。

暂且不谈这事对不对,单就从执行层面来说,给我们的启发意义很大。

按照上面我所描述的替换成本,opendao的做法直接给用户提供了超高的替换理由,他们把用户行为代币化后,直接用代币支付了这部分替换费用。

如果他们真的有好体验的产品,这部分费用可能会直接覆盖掉用户的各种心理成本,让用户选择用opendao。

不过还好,他们并没有任何产品,所以这只是浪潮初期的泡沫炒作。

但在以后,这种模式可能会经常发生,因为用户的数据都在链上,用户可以为自己的数据定价,他们觉得哪个应用更好用,便可以自由的切换,而不必担心自己的数据丢失。

用户一切在链上的数据,都是有永久记忆的,它不会消失。

永久存储

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以前人们记录信息靠的是笔墨纸张,时间久了很多信息都遗失或很难查找。

我们有各种应用,我们把数据记录在不同的应用里,或者自己的磁盘里。

但在幸运之外也有一些痛点,我就遇到过磁盘损坏导致全部数据丢失的情况。我也遇到过产品不再提供技术支持,产品里面的全部数据无法使用的情况。

信息技术时代,给了我们技术手段,能让我们想保存的数据永存。这些数据都是我们自己的,但往往我们无法自行掌控。

我们想把数据存储在云端留给后人,但付费停止后数据就不存在了。

在web3的世界,我们的资产在区块链上,拥有私钥就拥有资产。我们数据在区块链上,付费过后它便永久的存储在那里,不会消失。我们的信息在区块链上,每一次交互都永久的镌刻在了区块之上。

我们不必再担心丢失什么,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丢失秘钥~

web3的模型

以上,再加上前两篇,大概是我最近对web3的整体思考,很多是在写作过程中即兴的思考。

我把它们总结为一个web3的3+1模型:

3个关键特性:

  • 可组合性
  • 抗审查性
  • 永久存储

1个关键要素:

  • 代币化

其实这些特性和要素都是围绕所有权经济所展开的,核心的价值观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些概念2017年就火过,不过那时大多叙事是从实体经济(或是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始的。

实体经济依赖背后强大的公司组织能力,这在短时间很难被去中心化。

而今年的叙事是从虚拟经济开始的,DAO的灵活组织非常适合虚拟经济。

web3的大趋势,一直没有变化,只是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在探索,慢慢的才会发现那颗真正的宝石。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gdaemon

知识星球:DeFi研习社

https://x.mirror.xyz/hoMO-ujCuMl8oeLVPebESSjwYCfPAgFhZPjU8IbV6N4

https://x.mirror.xyz/M6gTn6zJBLYGwvamkfoj4VhTcDpqsALsQRzT5ej3Rf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