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chen

Posted on Mar 06, 2022Read on Mirror.xyz

碳排放,普通人能够自由的渠道

文章: 某匿名大佬,部分来自高盛集团官网公开的(碳经济学——中国走向净零碳排放之路:清洁能源技术革新)一则报告。

第一部分:

首先回答一下很多人关心的碳中和和碳排放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参与碳排放这一大蛋糕的利益分配呢?

匿名大佬:“

我勉强算个跟着房地产挣了点钱的人,我这贴你们可以过十年之后再回来看看。

如果08年的时候,有人告诉你买房可以发家致富,你会听他的么?

今年是2021年。房地产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了。目前不可能有人靠房地产发家了。

但能不能像08年买房子那样找个项目上车,然后躺着吃郭嘉红利呢?答案当然是有,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不会信,信了也不会去付诸实践。

答案是,提前买入或建设,不太落后的,有合法审批手续的,但是停产的,碳排放较高的生产厂家。然后屯着按兵不动。(在这里详细说明一下,屯的是股份,是公司,是壳。不是工业厂房和土地。壳里面有厂房和土地你可以把它剥离出去卖了,何况很多壳里面没有厂房土地,只有厂房租约)。

等过几年碳税全面落地了之后,把原生产线拆除或者改造,把碳排放指标租给后来的韭菜或者需要扩产的老玩家。

这个游戏的本质和房地产没啥区别,碳税落地,碳排放规范了之后,想要新增审批是很难的,但是已有的存量指标是合法审批过的,被一刀切了的概率很小。且碳积分本身就是可交易的。

至于为什么屯停产的,因为不需要太多维持费用,值钱的是指标,而不是设备本身,设备锈了烂了不能开了都无所谓的。

说的通俗点,屯能源排放指标,就相当于08年屯老房子。

房子已经过时了,能源时代,随着世界主要工业国都同意了碳税联盟,排放指标将取代土地成为新的稀缺生产要素。

呐,致富路数告诉你了,等你十年之后来看这个帖子拍大腿。

至于为什么匿名,因为吃时代红利很拉仇恨。

————————————————————————————————————————

更新一下,有人说这算不上风口,虚无缥缈的事儿,我给你说的更透亮一些吧。

这事儿有明确的落地时间。我国承诺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也就意味最晚到2030年,甚至用不了到2030年,碳排放指标必然就变成生产过程中的稀缺要素了。

2021.10.28.第一次更新

先说一下质疑度最高的一个问题。

即郭嘉怎么确定你是在产状态的。

很多人说,查电表呗。其实说这话的人显然没有什么制造业从业经验。

第一、各个行业之间的用电量是不一致的,若电表数不为零,如何以用电量来衡量产能呢?

两家企业一家是搞金属冶炼的,另一家是搞金属铸造的。现在按照一些评论区的说法,我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不管你是谁,是什么类型的企业,你每用1000个KW的电,就给你分配一个标准单位的排放指标。你觉得这事儿合理么,那合着单位产能内谁用电多谁吃亏呗。

第二、郭嘉不可能一上来就派人入户去查企业的在产状态,这工作量太大了,根据历史材料来,是最经济且最快速的方式,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监督成本大于被监督的价值,那监督就变得毫无意义。至于推行之后的几年会不会逐渐规范化,逐渐抽查,那就是后话了。如果你从这上面赚到了钱,你应付的手段总是有办法比抽查的手段更高一级的。

第二部分:

The following is a redacted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report. See inside for details.

走向净零碳排放之路:清洁能源技术革新

高盛:

https://www.goldmansachs.com/worldwide/greater-china/insights/carbonomics-china-net-zero.html

简单说说高盛集团做出的对碳排放的市场分析报告。

从投资观点,郭嘉对碳排放的伟大愿景,提供就业机会,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我在这里就重点说一说这个碳排放交易体系。

碳定价是脱碳的关键要素。相当于将固定的分配给各个企业的碳排放指标市场化了,基于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势必会衍生出相关的碳指标的交易流程。一些碳指标用不掉的企业变可以将其碳指标通过市场的方式售卖。

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1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 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

全国碳市场最初仅覆盖发电行业,将根据电厂发电量及其对应 的基准线(基于机组燃料类型及发电技术)分配配额(又称许可证)。

郭嘉的全国碳市场 覆盖将扩大至其他七个行业(民航、有色金属、钢铁、建材、化工、石化和造纸),并将 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带来的利好来自于排放低于基准值企业的多余配额(如“清洁”煤 电厂)或者公司CCER项目签发(如可再生能源运营项目)。后者还可能推高可再生能源 项目需求,进而带动可再生能源设备需求增加,并利好上游企业。这点便是很多人可以具体进行操作的环节了。

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标准,发电行业首批2,225家企业的2019-20年履约周期截止到 2021年12月31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 行)》和《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页)。这两篇方案的具体内容大家做个有心人,在官网上搜索看看。

生态环境部计划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注册和交易体系。中国上游清洁能源厂商有望获益于习近平主席2020年12月12日在气候峰会上宣布的新的脱碳目标。

各省生态环境部将在2021年1月29日前决定各企业分配配额情况。

时代仍在悄无声息地发展变化着,一个行业处于混乱不透明地阶段,往往更容易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参与进去,从而获得相应地价值回报。

碳排放远远不是终点,我们能做到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从而真正吃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