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NewNew

Posted on Nov 18, 2022Read on Mirror.xyz

弹性付费

这周微信读书看了7个小时,算是回本了。从18年成为微信读书的付费会员,已经4年。突然想起7,8年前在kindle上充值了200,才买几本书,应该还有一百多余额,于是登录amazon看看,余额怎么被清零了?去查条款,发现充值后的有效期只有3年。

一、为过程和习惯付费,还是为交付物付费?

2014年近1000块买了个kindle,然后买了200读书券,到头来也就看了3,5本书。刚开始使用微信读书几乎没有任何花费,下载个APP,每天登录一下,就能得到按天送的免费会员。家里的书柜满了,慢慢养成了习惯,有中意的书,先去微信读书搜一下。后面自然而然成为了微信读书的付费会员。至今会员费贡献了千把块吧。在可见的未来,应该也是微信读书稳定忠实的付费用户。

亚马逊的模式无疑失败了。我为一个电子产品付费,为购书券付费,亚马逊也立即交付了这两种商品,但亚马逊却没有培养起我在线上看书这个习惯。因为亚马逊每一本书都是独立收费的,我虽然有读书的习惯,但更习惯买实体书。

微信读书就不一样了,它交付的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习惯。只要是微信读书的付费会员,平台所有的书籍都可以免费阅读,而且一开始只要你来溜溜,就给你送会员资格。潜台词其实就是,你遇到中意的书,可以先来微信读书搜索,只要平台有,你就可以免费薅羊毛。

微信读书不靠畅销书赚钱,靠的是网读搜索入口这个心智模型,靠的是先让潜在用户养成网上阅读的习惯。

先让你离不开我,钱的事儿从长计议。

直到现在,我某个月甚至没看上1个小时的书,但仍然坚持连续付费。我为之付费的不是读了几本书几小时这个结果,而是我的读书习惯。是未来一个月可能会花点时间读书,读哪本未必知道,只是一种可能性,用户都可以为之付费19块钱。

二、付费的弹性机制

互联网的蛮荒时代已经过去,大量用户已经知晓“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但收费的一定是最好的么?

我对“刚性”付费的定义是,先付费后使用的产品。人总是喜欢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哪怕在互联网上。刚性付费意味着用户买了往往发现自己不需要,最终也很难成为这个产品的长期用户。比如压根没有习惯网上阅读,买个kindle肯定会后悔。

所以,付费弹性机制的第一个要点,是时间上的弹性,收费可以后置,也能前置。

先用后付,就是时间上的弹性。比如信用卡,解决金融的弹性问题;比如免费试用一个月再付款,解决创造需求的弹性问题。只要时间上有了弹性,付费就不会是个问题。而且时间上的弹性付费机制,并不总是生产方让利,例如QQ会员可以充值到2099年,过去十多年,真有人往后充了几十年QQ会员。

思考一下微信读书的进阶版收费模式:可以预充N年会员费,但如果这个月读书没有超过3个小时,就免去这个月的会员费,会员到期时间顺延一个月。这样的会员制,你会爱吗?平台会更挣钱吗?我的答案是都会,双赢。

付费弹性机制的第二个要点,是交付物的弹性。

表面上微信读书和亚马逊读书是同一类产品,实则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亚马逊是用户为某一本书的永久阅读权付费,而微信读书是用户为某一段时间平台所有书籍的永久阅读权付费。毫无疑问,微信读书的交付物更有弹性。

用户在微信读书每个月付出19块,可能会读19本书,也可能1分钟也没读。用户根本不知道现在的付费,是为了下个月的哪几本书。但用户竟然为了并未明确的需求付费了。生产方用交付物的弹性,换取了消费者的付费前置。

付费弹性机制的第三个要点,是用户购买的永远是主观感受,而不是实际产品。

这产品是不是真的有用,并不是生产方说了算,而是消费者,是用户,是客户。

亚马逊坑了我100多读书券,但这是一次性的。在微信读书上,我有好几个月都是一分钟书都没看,论坑钱,微信读书不比亚马逊差。但我仍然觉得微信读书好,愿意继续包月。

从某种程度上,我并不是每个月在为几本不同的书付费,是在为我断断续续愿意坚持下去的读书习惯付费。我购买的,是一种习惯。

另外,购买的还是一种自由。感兴趣的书,买回来10本,有5本可能都是翻一下觉得不值一看,还有4本值得用1个小时速览,只剩1本值得精读。微信读书让用户可以实现10本都能“翻一下”的自由。不值一读可以快速放下。而亚马逊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虽然亚马逊和微信读书都坑过我钱,但我微信读书给我选书的自由,让我可以花钱买习惯,我的主观感受,自然认可微信读书了。

三、弹性付费是创新商业模式

无论web2还是web3,大家都醉心于产品功能创新。有时候,付费模式创新,也能迸发巨大能量。

QQ会员可以付费到2099年就这一个创新点,曾为腾讯带来巨量的营收增长,从此腾讯各个业务都开始采用“预付费”机制。

微信读书的“包月”而非“购书”付费机制,也让它在中国打败了kindle,打败了亚马逊。

web3的弹性付费机制会是什么样子?之后再来探讨。


写于2022-11-05

声明:本文为BigNewNew原创,允许转载,请注明作者。

twitter.com/big_new_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