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eye

Posted on Sep 16, 2022Read on Mirror.xyz

DAO 是如何运作并实现价值的、是否存在泡沫、效率与去中心化的平衡——Biteye 周年庆 DAO 周 AMA 文字实录

文字整理:小么鸡

编辑:Crush夏天

*全文约 13000 字,预计阅读时间为 20 分钟

主持人:

Biteye Co-Founder Teddy

链捕手研究员 Leo

嘉宾:

SeeDAO 外交官 Chris

华映资本 Web3 基金负责人 Grit

dForce Founder Mindao

BuidlerDao 发起人 Niels

DAOSquare 发起人 Typto

.bit 全球市场负责人 Vicky

01

有人说 Web3 和 Web2 无异,最终还是会成为 VC 和 LP 的囊中物,落入中心化的圈套。而 DAO 的诞生,将助推 Web3 愿景的实现,让网络的价值由用户享有。

各位是否可以从自身项目或者研究者角度,聊聊为什么 DAO 对去中心化区块链包括 Web3 如此重要?DAO 究竟是如何运作并驱动自身价值实现的?

Grit:

首先从这个问题来说,我不认为 Web3 与 Web2 最大的差异是所谓的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

我们看 Web2 的一些项目,如果它是一个平台互联网的项目的话,基本上还是由团队来驱动和控制的。

而 Web3 强调的一点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它本身的价值是通过智能合约,再次回到了完全由平台方控制,回归到由平台方以及它的创造者和持有者,共同来分享它的收益。

所以相比于 Web2 信息互联网,Web3 我们叫价值互联网,它并不是一定是强调去中心化,只要它满足价值互联网的概念,就没问题,它其实是一个共创共建的网络。

而 DAO 在去中心化区块链和 Web3 为什么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 Web2 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但是在 Web3 里有一个共性,大部分的项目都是社区驱动的。

为什么 Web3 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共享共建,因为它是社区驱动的。项目方服务于开发者也好,服务于用户也好,不管服务哪一方,他们都需要去建立一个自己的社区。

就目前来看 DAO 应该是 Web3 领域治理社区最好的一个方式,所以我认为这是为什么在 Web3 里 DAO 如此重要。

而 DAO 的运作驱动自身价值方面,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个人认为一个好的 DAO 的治理模式,它应该是包含三点。

  • 第一个就是它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社区领袖。
  • 第二就是它有一个非常先进的是基于智能合约的组织的管理的体系。
  • 第三点是对前两点能够实现一个自我革命。

我认为 DAO 是非常难做的一个赛道,首先它是一个门槛并不高,甚至创建一个微信群,你就可以叫做一个 DAO。

但是想做一个头部的 DAO 的话其实是非常难的。你普通的组织比如说公司,它需要的是老板。对于 DAO 来说,其实是需要有一个领袖型的人才,这个人才是能主动影响所有人的。

第二点跟智能合约相关,但它跟第一点是矛盾的,团队如何由一个中心化相对领袖来引领的人治的这样一个组织,发展到基于智能合约的法制的社区,而且这样的组织形式还要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个我认为到发展到一定阶段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颠覆前两点。

因为前两点,领袖型人才过于中心化,智能合约不够灵活,它是不可篡改的。一个组织,它随着整个辐射的人群的变化,它的管理形式需要迭代,而且要逐渐的去中心化,也就不能过于的领袖型驱动。

设计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灵活性,但这三点最终围绕的还是科学、经济、高效以及可持续性,围绕这四个部分去打造一个社区。

Vicky:

首先要明确的是 DAO 的目的,目前很多 DAO 看起来像是一个兴趣小组。

那兴趣小组需不需要以 DAO 这么复杂的程度去进行治理,甚至是要发 Token,或者说兴趣小组有没有 DAO 的必要,我觉得其实是需要再考虑的。

其实做 NameDAO 的初衷也是来源于大家对于 DAO,以及 DAO 和 Web3 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通过 DAO 我们要实现什么东西。

非常多的项目团队也好,Web3 的一些所谓 OG 也好,都在说用户第一社区驱动或者是用户主权这种概念,强调 Web3 的项目成败的核心都在于用户。

但是如何真正的把决定权交给社区,如何通过一个项目给社区赋能,它不是简单是喊口号能达到的。

首先第一是有没有真正的和社区共利,然后这一点也是.bit 跟所有域名或者 DID 项目的一个区别。

第一点是去中心化的决心,第二个是是不是真的相信社区的力量,DAO 我们认为是社区运营管理的最佳实验场。

通过.bit 的产品特性,搭建起 NameDAO 实验场的这种最初的框架,然后通过社区的力量去推动 did 的发展跟推广,然后推广的这些收入最终去赋能社区。

让 NameDAO 下面所有的 DAO 能够良性的健康的运转,不用去依赖投资或者捐款这种不持续性的财政来源,然后最终形成一个正循环。

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产品,也是对于去中心化项目或者对于 Web3 项目,一个重要的思考就是 DAO 它是一个集中体现社区力量的项目,如何去通过 DAO 去赋能社区。

社区用户又如何通过 DAO 去回馈到这个项目,我觉得它是一个循环,我们想要做一个尝试,最终实现 DAO 的自我价值驱动。

Niels:

为什么 Web3 会出现 DAO,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公司制发展这么多年,近几年大家才提出来 DAO 是一个新的组织形态。

核心一个点是区块链技术它实现了规则上链没有人可以篡改,以及 Token 在链上运行,实现了利益之间的联系。

所以 DAO 要实现绝对的去中心化跟自治,不能人为的去管控,只能用没有感情的,不会被更改的代码去控制,只能用区块链这个技术来实现。

第二个 DAO 是什么?刚刚也有提到说社群其实很多的微信群,包括甚至一些 Discord 的社群,它虽然名字叫做 DAO,但实际上并不算是一个 DAO。

从某一维度讲,DAO 是一个由人在由合约代码建立起的规则上进行交互,并且通过 Token 来实现关联,Token 可能是 NFT,SBT(灵魂绑定),不可转让的积分或者是普通可转让的 Token。

所以从这一点讲,以太坊可以认为是一个 DAO,Curve 是一个 DAO,严格讲的话像 BuidlerDAO 因为我们还没有发 Token,目前还不是一个完整的 DAO 的形态。

所以为什么 DAO 对 Web3 如此重要?

在 Web3 很多项目他们很早的就发了 Token,而且在很早的时候,用户就对你的项目做了贡献,这跟 Web2 是很不一样的。

相当于在很早期的时候,用户就获得了项目股份,它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成员,相当于是 DAO 的一个成员。

所以我觉得 DAO 应该是 Web3 很多项目的一个组织形态,一个 DAO 相当于 Web2 一家公司的董事会或者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持有人。

第二个问题,DAO 就是如何运作的。我觉得一个完整形态的 DAO,首先得有一个类似于宪法的东西,这个宪法它包括已经写入合约代码的规则和 DAO 内以及明文规定的一些事情,合约代码是不能更改的。

而明文规定方面,有些事情它是没法通过代码实现的,但是你的规定,因为你需要去维护到大家的共识,所以这个更改是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投票决定的,维护这个共识很重要。

第二点,DAO 里需要去定义用户是谁,可以根据持有的 Token 数量或者持有的 NFT 类型 SBT 的类型去定义用户是谁。

第三点,用户是谁,用户做什么?参与治理,比如说投票或提案,流程要么是合并代码,要么是提案,最终是通过投票的方式。

最好是通过链上投票的方式,有的是用的 snapshot,有的是在 Discord 和 Discord 机器人里面通过一些链下 Web2 的方式来投票,这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治理方面一个更好的形式是用链上的投票方式。我觉得从一个创世宪法,再加上定义用户是谁,用户如何参与治理,如何获得收益,这就是一个 DAO 的运作形态。

怎么更好的来驱动 DAO 实现价值,两个比较重要的点,第一个就是要实现一个激励相融,也就是用户在 DAO 里的一些行为跟整个 DAO 的利益是正相关的,他为了去获得个人的利益,它不会损伤其他人的利益,这样会实现一个良性的发展。

第二个是权益的分离,也就是不能为了民主而民主。比如说像 CultDAO,他们代币持有的前 50 个人有提案权,其他的人行使的是投票权。

核心的比如说项目孵化的投票是否通过,它是由最上层的这些人来投票的,然后投票结果之后所有的公民会对投票的结果进行表决。这样可以实现投票权益的分离,能够让一些关键的事项被有能力评判和利益相关的人来决定。

Typto:

首先说一下我的两点观察。

第一点,其实 DAO 同样也可以成为 VC 的囊中之物。很多的 DAO,尤其是在去年将非常大的比例的股权或者说币权交给了 VC。

不仅仅是 DAO,Crypto 世界里面的项目很多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 DAO 也不能天然的解决 Web3 会成为 VC 囊中之物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取决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成为 VC 的囊中之物,是否就真的是坏事?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不同的 DAO 会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业务逻辑和需求,所以不能因为 VC 的介入就判定这个事情的好坏。

第二个观察是我们在不断讲 Web3,Crypto 这些初心的概念,但当追溯到事情的本源的时候,其实都是同一件事情。而 DAO 的思想和我们一直怎么说,一直热爱并致力于这个行业的原因,其实没有区别。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 Crypto 的世界里面去构建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基于 DAO 的思想去构建。

基于这两个观察,我觉得问题可能不在于 DAO 的重要性,而在于思维逻辑层面的重要性。我们用 Crypto 的方式在 Crypto 的世界里面构建 DAO,而 DAO 其实就是思维逻辑的具体表现。

但是可能可以用一个简洁的方法:公司是基于公司自己制度去治理,而 DAO 可以运用可执行协议进行治理。

现在很多 DeFi 的运行逻辑都是可执行协议,大家对这个协议达成共识再去进行治理。但我们很容易理解公司为什么是以基于制度来运行,而可执行协议的大众认可度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DAO 的重要性就在于我们怎么样去平衡和利用可执行协议和其他的一些治理方式。

02

随着 DAO 的发展,其应用覆盖了资助、收藏、投资、协议治理、服务、社交、媒体等等众多领域,似乎万物万事皆可 DAO 化。

比如之前在大理 Web3 聚会,经常会碰到创业者想创建不同类型的 DAO。

各位如何看待目前 DAO 的各种应用和尝试,里面有没有比较成功的应用,有没有比较大的泡沫?

Mindao:

其实所谓的 DAO 你可以理解为如果 Crypto 是互联网的货币,那 DAO 就是新互联网或者 Web3 的组织形态,这里的组织形态包括公司制甚至投资机构的制度。

但其实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 NGO 组织,非公益组织,社会组织。

在国内社区会发现大家都有一样的社会主张,我认为这种 DAO 组织给用户带来的更大的一个成就感。

首先第一个我觉得 DAO 是一个自组织形式的,它是一个完全非许可的自组织,任何人可以发起,不需要任何允许,不需要有所谓的社团注册相关规定。

现在也有人担心恐怖分子是不是要自己发起一个恐怖组织去做 Funding,这个事情本身在互联网层面上就是 Permissionless 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特点。

还有一个就是同质化属性,就是所有 DAO 的身份,既可以是 Fungible 的代币,也可以是 Nonfungible 的,这里面就会演变出有同样投票权的 DAO 的治理模式。

还有另外一种是分级别的投票权,这里面比较好的一个应用是 Optimism,以太坊的一个 layer2。

Optimism 分成两个投票的层级,一个是 Citizen house,类似英国的上议院,它通过社群名声选出,对链上事务有一定的投票权。

另外拥有投票权的是持有 Token 的用户,所以 DAO 组织的事务是由两部分人决定的,这个模式我觉得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尝试,完全不是投资机构或者公司制的模式。

在 DAO 这个领域,个人觉得没有所谓泡沫这个事情,之所以有泡沫,是因为大部分人进来是把它当成投资标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里面其实用户是觉得有很多人兴趣一致,我们就弄一个 DAO。

所以我觉得其实在社会层面这种所谓的 NGO 类型的 DAO,这里面可能有出来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一些玩法。

DAO 作为一个 Web3 的组织形态,它一定是多元性的,包括 NFT,所以其实个人觉得更感兴趣,观察在非金融和非经济领域有没有可能出现比较有意思的 DAO。

Chris:

我认为,整体来说 DAO 的发展还处在一个非常蛮荒的阶段,而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 DAO 的定义是很暧昧的,工具是不够完善的。

先看当下,一些先行的DAO,比如说Bankless 它们建立了一些很棒的范式。

但事实上证明其实他们也并不普世。

再看过去,从 16 年开始到 DeFi 时代,那时候的 DAO 非常的强调合约治理,要剔除人的元素,但是实践反复地证明,这种路径可能走不通。

现在 DAO 又开始引入“人”,也让这个领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这个不断探索的阶段,关键是确立新的范式,提供匹配的工具,培养 DAO 的人才。

DAO 的时代需要 DAO 的教育,而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进入 Web3,了解 DAO,针对性地掌握实践和治理的技能,共同拓展 DAO 这个组织形式本身,甚至是整个 Web3 行业的影响力,而不是为了单独做某个成功的DAO 案例出来。

Niels:

现在 DAO 探索还在非常一个早期的阶段,如果现在去定义成功的应用和泡沫可能还早,我觉得可能现在 DAO 最终会发展怎么样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因为 DAO 其实有很多类型,我在研究 DAO 模型的时候,发现比较有意思的创新点,比如 CultDAO 的的提案权跟投票权分离,通缩模型也挺不错。

像 curve 用 CRV 和 veCRV 进行治理,质押来换取投票,这也是对于一个比较长期的 DAO,希望能跟用户建立长期关系的比较好的一个模型。

然后像 SeedClub,是用 Cohort 方式来进行批量的孵化,建立很强的校友网络,批量孵化项目去占据市场的份额。

个人的看法是 DAO 的话最终肯定要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一定要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

如果过早的去实现去中心化的话,不管是写在合约里的宪法,还是没有写在合约里的这些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完全的时候直接去强行实现去中心化,很可能会出现组织效率低下的问题。

DAO 最终肯定是要有一天要实现自我革命,但是一定是等到我们觉得可以去放心的把 DAO 完全去交给社区的时候。

Typto:

简单补充一下关于关于泡沫的问题,或者说后面可能简单可以聊一下成功的案例。

其实今年年初的时候,很多传统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或者组织也都开始来了解 DAO,大家也看到了更多的 DAO 的诞生和实践,所以我觉得蔓延过程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一定会有一个冷静期。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 DAO 领域的很多问题,一切的 DAO 的实践真的是太新了,以至于我们还没有办法做出一个清晰的判断,所以这些 DAO 的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可能更有帮助推进这个行业。

尤其在去年很多的 DAO 诞生以及很多单体,我觉得这个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并不认为从这个维度来说,DAO 会有一个很大的泡沫,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投资或者资本的角度,可能是有泡沫的,但是泡沫还没有达到即将破裂之前的紧绷的状态。

在一级投资市场,有一些 DAO 其实也拿到了非常大规模的融资,但是基本上过去一年之后,我们也没有看到有什么任何的进展,或者说有什么更新的消息。

那么其实从资本的层面来看,尤其是去年,DAO 应该是积累了不少的泡沫,但是泡沫还不够大,还没有到爆炸前的危险阶段。

还有一个问题是成功的应用,其实在这一点上,我更加关注的是可持续性和 DAO 能够产生的网络价值。

关注那些从我进入行业开始就存在,但是一直到今天仍然在耕耘,一直在扩大自己的网络效应,不是以商业目的为导向,而是更倾向于社会性的 DAO。

03

DAO 由于其去中心化的本质,可能带来效率不高的问题。DAO 该如何平衡去中心化机制效率问题?是否可以分享一些实践中的思路?

Vicky:

我非常同意 Mindao 老师的观点,其实把 DAO 跟 NGO 去对比的思路是更好的。

其实很多人在把 DAO 跟传统公司制进行效率上的对比,然后得出到没有前途的结论。换个角度去想,可能 DAO 对比的对象本就不应该是公司。

在 DAO 里面到内部如何尽量去平衡效率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跟架构是可以凭空出现的。

人类只能不断的从历史的智慧里面去学习,然后去迭代,最终比如说通过技术去调整改良。DAO 的去中心化基石,应该是各种链上的去中心化的工具,比如说投票、多签。

而 DAO 效率的基石应该是 DAO 的领袖型人物,其实去中心化并不应该代表没有等级,反而在过分强调所有事物的这种人人平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不平等和不公平。

怎么确保 DAO 的执行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的决策和领导机制。

过分去强调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治理权,没有去对是否是 DAO 的成员或者是 DAO 的成员有怎么样的投票权重去进行规划和设立,最终就变成了一个乌合之众的群体,没有人愿意说话,没有人愿意想点子。

DAO 还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甚至可能就处于一个刚诞生的阶段,这个阶段到底未来的 DAO 是什么样的状态,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很明确的描述。

需要更多有治理经验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政治学哲学,甚至历史学社会学的学者们去讨论,通过技术人员加入 DAO 对于去中心化工具的不断的摸索探索创造,在未来通过对于 Web3 对于 DAO 有激情的人一起去摸索出一个好的方案。

Mindao:

个人觉得这其实是政治问题,本质上是讨论专制和民主哪个的效率高的问题。

我们说专制组织它的体系是封闭的,人才体系封闭,自上而下,有非常严格的阶层分布,但是它的执行效率特别高。

但是效率问题其实是由两个变量决定的,一个是质量,一个是速度,决策的速度快未必质量高。

所以我觉得 DAO 的去中心化与效率高低关系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在民主制度下,效率跟民主本身是不是一个矛盾问题。

像美国目前的代议制,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投票权。所以大家看到其实很有意思的点,在 DeFi 里,Compound 是第一个引入代理制度的,但是其实它也不是新的一个体系。

真正用代理制度的委托投票的制度是 POS 的系统。所以解决效率问题在民主之间或者是在去中心化情况下解决问题,有两个重要的点,第一个是代议制,第二个是精英制度。

不要觉得 DAO 一定是人人平等,任何方面平等,就目前而言,不可能是人人平等的,每个人的专业能力不一样,不可能在一件事情里拥有一样的投票权重。

所以在代议制之下的精英制度,个人认为是一种解决效率问题的方法,将事务委托给专业人士去做,然后投票权委托让他去做决议。

当然不是每一个事情本身一定需要通过这种制度,如果是一个 social DAO,它本身是一个有价值主张的东西,就不需要精英主义去代表每个人投票,因为本身已经有价值主张的驱动了,不需要任何专业人士指导。

所以我觉得每个 DAO 组织可能在这方面这个会有不同的区别,但是我觉得去中心化和效率这两个事情并不是矛盾的命题,是有解决方案的。其实现在我们看到现在的社会组织,解决问题上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Chris:

从个人的层面出发,可能需要辨析一下效率和效能的区别。

传统公司把自己打造成效率机器,它的战斗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成员都需要成为这个机器的一部分,要高度中心化地去服务于机器的运转,以提高整体的效率。

这可能导致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变弱,因而无法有效激发成员本身的效能。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的区别,做起来上心的程度,获得感的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 DAO中,所有权和治理权是发还给成员的,成员也是因为共识,而不是工资为纽带而团结起来的,这样激发了成员的效能,组织整体的生产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另外,可以看到其实很多人他是很有能力和想法,但是他没办法在传统公司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家公司如果像机器一样环环咬合,是可能是会把一些人挤出去的,但是作为有高度灵活性的 DAO,它是可以去承载这些人,赋能这些人的,让大家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做事。

或许他获得的经济激励是不如公司的,但是在 DAO 里面贡献能够带来显著的情感价值和自我实现,这可能比之前我们说这些比如工资它更加的宝贵,这点优势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才。

回到微观的角度,我觉得在 DAO 里有一个话题是经常被讨论的,Squad,也就是小队制度。它可以在局部的最有规模上实现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平衡。

DAO整体是去中心化治理的,但是在做具体的事情时可以形成一个比较中心化的小团队,把事做成了之后,就地解散,这可能是能够实现效率和去中心化平衡的一个办法。

Niels:

我觉得到不同的阶段,它的中心化程度和效率都是不一样的,DAO 早期它一定是中心化的,在没有形成共识的时候,一定是需要创始团队去推动这个事情。

效率方面,因为早期的时候共识没有建立,大家并不认可,或者你方向没有确定,大家不知道怎么发展,这个时候效率也会有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在共识的消耗期或者下降期的时候,成员没有正反馈,这个时候效率也会低,你需要去自上而下的去发任务去推着成员走,或者甚至说需要给大家短期的激励,这种时候你的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且你这种时候你再怎么中心化做事情,都不一定有效果。

但是在上升期的时候,大家是认可你的愿景,会自下而上的去做事情,也不需要短期的激励,而是更加看好你 DAO 的长期,大家都去抢着做事情,这样效率高很多。

我非常认同刚刚提到的 Squad 概念,去中心化没有大的中心,但是可以有很多无数个小的中心,或者临时的中心。

我觉得 DAO 想提高效率的第一点是共识,这个共识在早期的时候需要去自上而下的辐射,然后由全职的几个人再到兼职的运营,再到社群,再到广大的社群成员。

DAO 里有什么样的人就能吸引到什么样类型的人,并且更容易去把这个共识去传递下去,如果这是个好的事情他就会积极的去循环。

第二个是在 DAO 有了基础之后,就需要一个好的管理,涉及到人的 DAO,一定是有一些管理难度的。

我们自己的 DAO 治理机制也是做了很多迭代,有 4 层身份,每一层身份对应不同的权益,包括投票收益,参与或者资源等这些权限,贡献有积分记录且不能转让,身份跟积分共同决定你的收益。

整个这套东西能实现成员进入之后他知道他的去向在哪里,以及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记录自己贡献,并且去享受到下一个层级更高的权益,这套东西能够一定程度上去让大家自发的去运转起来。

Typto:

其实当我们在聊到这里的时候,它其实包括了两个维度,一个是业务上的治理,一个是涉及到组织管理或者其他方面的治理。

从业务上来讲,假设我们做一个中心化的平台,效率不一定有那么高,因为这里存在非常高的信任成本,尤其是借贷这个领域,所以个人觉得可能效率不高,其实可能更集中在刚才讲的非业务类的那些事物上面。

例如达成共识的环节,包括提案讨论、投票执行等等,这些环节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什么样的工具都会产生非常大的摩擦。

所以我觉得这里面会有一个平衡,哪些事情的决策是值得成员采用如此大的摩擦来达成共识,而一定也会有很多的事务是不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就可以达成共识。

梳理清楚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就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可执行协议,项目在业务层面构建了一个可执行协议,所有的参与者只需要基于对所构建的协议的认同,就可以自动运行所有的业务。唯一可能要做的就是对协议的升级和治理的修改。

我认为一个最好的治理,其实就是不治理。当你的系统或者组织能够处于不需要治理的时候,效率一定不会差。

那么这里面可执行协议一定是很关键的,就是无论它是在业务层面,还是在组织管理层面,其实都可以实现可执行协议的。

04

DAO 目前还是在早期阶段,不过行业发展之快可谓日新月异。可以分享下你们对未来一年 DAO 赛道发展的展望吗?

Vicky:

对于 DAO 的展望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 DAO 的工具层方面,因为现阶段能够感受到全球的 DAO 都很缺少真正去中心化并且可组合的工具,这也是很多到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项目团队加入到里面去,切实去体会 DAO 的需求,创造出更多适用的工具。

第二个期待是希望能够有一些可用的产品能够让 SBT 的发行变得更简单,让 DAO 的治理更加多元化。

Niels:

第一点我认为 social DAO 的领域应该会出现一个行业标准的解决方案,但我的点与传统 Web2 不一样,是你可能一个时间在一家公司工作,然后交这家公司的社保。

但是在 Web3 的话更加包容,你可以同时在几个 DAO 里面去平行的做多件事情。

在 Web3 的话,DAO 的身份应该打通,而不应该是像 Discord 的服务器跟服务器之间的身份是隔离的。

第二点就是说通过 SBT 来确认用户的链上身份,利用用户的链上声誉,然后实现它在 DAO 之间的声誉证明。

Typto: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对于 DAO 而言,明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年份,因为刚才其实也讲到了一个周期的问题。

在去年我们经过了全民皆 DAO 的一个浪潮之后,其实沉淀了大量的问题跟反思,包括刚刚提到的效率的问题,不过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团队和人致力于解决上一个浪潮暴露的那些问题。

当然有很多 DAO 的工具正在开发,而这些解决方案的诞生可能会将 DAO 推向下一个发展阶段,到了下一个阶段可能是比今天更美好的一个阶段,当我们很多工具或者说都已经更加成熟的时候,我们能够创造更好的价值。

下一个阶段一定会诞生更多令人兴奋的组织和应用,同时我觉得 DAO 的基础设施可能在下一个阶段能够成为非常抢手的方向。

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进入领域里面,我觉得 DAO 的基础设施可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05

对于想要深入参与 DAO 组织的个人或企业,是否有好的入场建议?

Grit:

首先 DAO 赛道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这之中大概有几种画像:创业者、DAO 的贡献者、DAO 的投资者。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首先是不是理解 DAO 是一个创业的赛道。我认为 DAO 的工具的话,如果说做 DAO 的基础设施或者工具肯定是有机会的。

但是如果说去做其他类型的,我认为其他类型的 DAO 它可能本质上并不是在 DAO 的创业,而是在其他赛道在创业时结合了 DAO 的组织形式。

比如说可能是一个基于 DAO 的媒体,你还是要在媒体行业,而不是仅仅你的特长是在于怎么去治理一个道,要是善于治理一个 DAO 的话,其实你应该是在 DAO 的工具赛道。

对于想加入 DAO 的小伙伴的建议,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热爱,第二点是要擅长,只有你热爱 DAO 的主题,你可能才会持续的去为爱发电,你擅长的话,你才能深入到 DAO 的核心圈层里。

对于投资人来说,我认为还是首先要成为第二个角色,要成为 DAO 的一个参与者和贡献者。

Mindao: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觉得可能考察点是在于它的经济模型它有没有价值捕捉这个能力,但意识形态或者说社会类的 DAO 没法评估,需要要更加谨慎。

另外我觉得在熊市里面,更重要是以自己的劳动力去参与,因为各种 DAO 大家知道都有各种奖励,而且需要的人的技能面也都比较广。

所以很多很多入场的人,我觉得是通过自己劳动力去参与各种 DAO 治理,都能拿到一些奖励,那样会可能会更好一点。

而且我觉得参与进去会了解到很多刚才讨论的各种问题,效率问题,还有包括凝聚力问题,组织架构的问题都会有,这样的话对于你将来你真的要想去投哪一些 DAO 可能也会有很好的一个参考。

Niels:

这个就跟你在 Web2 去加入一家创业公司还是加入上市公司是一样的,都得看不同的阶段,策略都是不一样。

如果是那种已经发了 Token 的比较成熟的 DAO,团队的创新会弱一点,那个时候它的中心化程度也会弱一点。

我觉得可以去看他们的经济模型,看他们的实际氛围,你就能研究出来一些东西,然后这个能决定你在这里面你能产生多少收益,相当于你在 DAO 里面打工你能赚多少钱。

另外一个是在 DAO 能否能认识一些值得认识的朋友,或者说感受到氛围。

如果是早期的 DAO,最好是线下去认识创始团队,知道他们的野心,他们的执行力,他们的情绪状态。

因为毕竟比较早期,你加入就相当于是一个创业的状态,投资的就是 DAO 的未来,需要去知道创业团队的这样一个最核心的这些人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觉得你需要去跟他们不管是线下也好,还是线上交流也好,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事情是你是否相信这个团队能够去把这个事情给做成。

第二个是事情做成之后,它会不会不停地去给过往的贡献者公平的分配蛋糕。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的话,你也是一个长期的参与者或者投资者的话,你是可以去跟团队一起成长。

如果最终真的说做成了,你也能获得不菲的这样一个收益和不错的成长。

Typto:

第一点是多学习和理解 DAO。目前的阶段,我们对于 DAO 的认知其实都还是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所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面,每个人可能都还需要大量的学习。

那么只有真的弄清楚 DAO 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之后,我们才可能更好地运用它,并且通过它来创造价值。

第二点是在自己创立一个 DAO 之前先加入一个 DAO,这样的方式其实可以获得很多认知边界之外的东西,这些经验可能可以帮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

第三点是你希望通过 DAO 来解决你的问题,或者说组织的问题时,或者说企业的问题时,先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例如我这个事情需要它解决什么本质问题?这个本质问题是不是只有 DAO 才能够解决,还是只是一个无所谓的可选项。

这个很关键,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不仅能够帮助你梳理思路,还能够帮助你找到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创业机会。

我觉得所以说第三个问题是当你去创立 DAO 的时候,要先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不是 DAO 才是真正的能够解决,或者说唯一能够解决你问题的解决方案。

Chris:

试一试,加入一个 DAO。如果能找到真正优质的DAO,哪怕只是做一点点事情,你就会发现和在传统世界的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

06

DAO 工具,项目方倾向于自己做还是会用第三方的产品,未来好的 DAO 工具会诞生于 DAO 社区还是第三方,为什么?

Typto:

其实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很多的第三方的提供商来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同时我们能看到像这些系统级别的工具,很难完美的承载业务层。

因为每一个项目它的业务范围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的一个通行的工具,通常很难去满足所有需求方的需求,我觉得这是第三方构建工具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认为在未来可能会有两种方向,第一种是各个项目或者各个社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出完全匹配自己需求的工具。

另一个方向,我认为是更有意思的一个方向,可能会是一些更底层的,有很多可组合工具集所组成的基础设施,就像乐高工厂一样,那么你可以用来自不同开发商所提供的不同的积木来搭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工具。

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方向可能能够产生非常多有意思的产品和项目,并且也能够带给我们怎么说能够刚才讲到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可能能让那个阶段变得更加有趣。

Niels:

我觉得目前 DAO 本身没有标准,大家 DAO 的治理模式都不一样。不同的模式下,大家自己做的 DAO 工具,很多时候自己用的很好,但别人用不好,产品不够通用,不够底层。

在 Web3, DAO 更多是合作。如果一个 DAO 的工具的好,别人不会因为你背后是一个 DAO,而不是一个第三方而去拒绝你这个产品。而且就算是第三方,还是得去调研 DAO,去看这些 DAO 需求。

我觉得在一个产品的早期阶段,应该是产品经理来问自己,而不是去问用户。所以如果你本身是 DAO 的产品经理,更容易去知道什么样的治理是更加去符合自己 DAO 的模式。

所以我倾向于 DAO 的工具应该是在一个好的 DAO 里产生,它的治理首先要能够比较的通用,它的治理模型就是它的一个产品。

然后它把模型治理的机制去融入到他的一套或者一个产品当中,这是我对于未来 DAO 工具诞生的想法。

Mindao:

我觉得 DAO 工具还是需求驱动为主,走太早的话其实也很难起得来。

而且用一体化整体系统性思维去搞治理工具,不一定能够走得下去,将来可能在 Web3 里面这种治理的工具可能是各种模块化的,把模块化组合起来,而不是搞一个非常大的治理工具。

这里面涉及到智能合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问题,还有安全问题。未来可能是有一些工具能够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而不是说有一个项目方搞一个非常全面的东西。

Grit:

这个方面有点像我们 Web2 的飞书或者钉钉领域,可能会有一家作为一个底层的基础设施,其他的都是模块化的组合。

比如说传统的我们可能叫应用商店,这里边可能是很多模块的一个组合,但在大领域我认为短期可能并不太适合这种模式。

因为 DAO 的话现在更多是面向偏松散的组织管理形式,所以其实目前来说可能不太适合超大型的这种社群也好或者组织用 DAO 的方式去治理。

如果面向中小型的这种群体的话,很显然像飞书钉钉这种模式在 Web2 至少是验证还是 ok 的,我也认为在 Web3 目前来看倾向于可能在某一些比较头部的 DAO 去做这件事情还是有更大的机会的。

END

关于我们

Biteye 是一个海外的 Web3 学习研究型社区,以社区驱动的方式来产生内容和工具,并通过 DAO 的方式来治理和激励!

微信群:添加小助手 @Biteye01 入群

Twitter:@BiteyeCN

Discord:discord.gg/BiteyeCN

*声明:本文分享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且不代表 Biteye 立场。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我们吧!

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