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nas

Posted on Sep 20, 2022Read on Mirror.xyz

关于$ATOM的价值捕获与治理的胡乱随笔

首先,本篇随笔起源于该推:

https://twitter.com/CosmosGuides/status/1562882295362494464

谈及了即将进行的cosmoverse大会及Cosmos 2.0概念(ETH好好反思一下,下次取名字请特立独行一点)。一个主要的传言认为,本次将会对$ATOM的价值捕获能力做出更新:zone将可以使用Cosmos Hub的验证节点提供安全性,gas费用将在zone和Hub之间按75%/25%归属,自然地,这25%部分将归于$ATOM质押者。(也就是说,你爷爷质押的$ATOM除了空投彩票外终于有点成年人的样子了)

先不求证真实性,毕竟大会还没开,球了也白球。先来谈谈我对这个传言的看法。为了表示尊重,下文称之为“提案”。

该提案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一、Cosmos的设计哲学

先提一个概念——应用链。应用链我是很早就推崇的,当时我称之为“专业性公链“,认为未来多链的方向会是“一链一需求”,即每条链都专注于解决相对更专业的需求,由此引发不同的设计方向(比如DeFi更注重安全性,游戏更注重tps),这会是最合适的发展路径。而波卡/Cosmos则实现专业链之间的连接。

放到今天来看,Cosmos仍然是最适合应用链发展的土壤之一。但另一大土壤或许不是波卡,而是ETH的rollup们。考虑到ETH 2.0的漫漫长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EVM rolllup的应用链要么默默忍受高额成本,要么乘cevmos/celestium之东风把DA先搬走,要么干脆直接搬走,比如著名的dYdX变心案。

波卡哪里出问题了呢?曾有一段时间,我很赞赏波卡的中继链和卡槽拍卖模式,因为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抽象模仿——相当于租客向公寓租房子,公寓管家提供各类服务。或许有可能,波卡能实现这么一种正向循环:对$DOT上升的需求提升了全局安全性,这将吸引更多的parachain前来“安家”,进一步助推$DOT的需求。后来我想,如果任由正向循环这么下去,它和目前的ETH相比,优势在哪里呢?

反过来看,如果我是租客,我可不想交了房租后还要受公寓管家的“爸爸式”管辖——没错,parachain的交易,如果中继链上的验证者联合作恶,是没法被记录的。交了钱还要做孙子,这感觉貌似不怎么好。那有没有不用交钱还能白嫖的地方呢?

Cosmos他来了,带着他的鸡肋$ATOM来了。

Cosmos神奇的地方在于,你可以用他的SDK开发自己的链,却又不必做任何补偿。反而等你开发完后,他张开他的IBC拥抱你,说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这不就是白嫖住宿还白嫖感情吗?作为一个终日挨锤的老牛,你不得不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真的很神奇。以前对比polkadot和cosmos,喜欢从安全性继承、跨链通信、共识算法等角度去对比,最后结果总是二者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情形。但换成使用者体验的角度,Cosmos的做法显然更容易被接受,反过来,polkadot的发展可能就会面临更多阻碍。我的这种心态最早起源于stepn和solana(详见我上一篇文由Solana谈起:我们需要更多”消费者友好“的项目),最近越来越甚,以后或许都会更多的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项目,当然,这里个人色彩过浓了,切回来。

Cosmos的设计哲学有点像道家,无为而治,包容万物。而波卡更像是一个联邦国家,虽然表面上大家联邦了,各自之间自由平等,但根本上仍然要受到统一的保障以及约束。哪种生态更适合应用链的发展呢?我认为只有自由才能带来创新。应用链的发展历史上,一定会存在无数的起起落落,就如同现代企业史一般;而高摩擦成本的polkadot,或许并不适合作为培育创新的土壤。

二、关于此“提案”

自由意味着代价。好比如果一个地球人为了自由放弃了其国家公民的身份,也就会对应失去国家带来的保障。如果有人对其虐待甚至屠杀,他找不到任何角色为其匡扶“正义”(当然,也可能这正义我歪嘴龙王不要也罢)。

对应到Cosmos,就是应用链需要自己处理自己链的安全性。对于很多中小团队来说,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token价值,如果他们自己的token价值过低,就很容易被居心叵测者暗中控制然后一锅端;但维持很高的token价值根本不现实,否则ETH也不能称为ETH了。其次,验证节点集,很难做到去中心化,毕竟团队还是希望对自己的应用拥有较高的发言权;但你要是全自己控制,还要链作甚?——最优选择可能类似于DPoS,找受信任第三方,相当于联合控股,但你就得考虑第三方的忠诚度,毕竟商场上可没少发生暗算的事。得,最后精力全用来博弈了,还博不过人家。

这就是独立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独立安全=没有安全,除非团队兜里有点东西。对于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应用或者游戏,这或许并不是问题,毕竟猎人甚至都看不上这么点肉;但每个成功的应用在成长期都要经历用户爆发的阶段,如果安全性没能跟上来,大概率就折戟了,“应用链”反而成了累赘。

这也是我认同该提案的原因(严格来说,我认为它应该是一个可选项,即部署者自己选择独立安全,还是采用Cosmos Hub的验证者集)。这样,应用链便无需将过多精力放在安全性上:既不用担心token市值太低被人抄家,也不必烦恼去打造一个健康的节点生态。如果cosmos生态足够大,atom价值捕捉能力也足够强,我认为这些应用链可以用rollup信任ETH的方式去信任atom。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治理权错位。即,原本针对应用链的治理只应发生在用户之间,现在成了所有atom持有人。

当然,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比如,以应用token作为atom行使治理权的约束条件。虽然atom质押者维护了应用链的安全性,但由于他们不持有应用token,则无法参与应用治理;另一方面,虽然应用token的持有者无需质押atom即可参与治理,但如果他们同时质押atom,将获得治理权增益(因为为应用链的安全性做出贡献)。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允许atom持有者验证应用链,这种设计和波卡有何区别呢?

我认为本质上在于,这种“允许”是否是强制的。假设是强制的,就好比波卡要求parachain使用$DOT作gas(然而并没有),这不是多链这是收儿子……因此我认为大概率不是强制的,此时与现在的Cosmos并无不同,反而zone们多了一种选择,这更“自由”了。

三、什么是好的价值捕获?

此“提案”的另一大亮点则是,增加了$ATOM的价值捕获。具体方式很简单,你如果用了我的验证者集,那么你的gas费用中25%归我。这个其实比较良心了,因此讲道理100%拿走也不算过分。

其实$ATOM没有价值捕获的说法不太准确。你可以说它没有明面上的价值捕获规则,但质押$ATOM获得生态内新项目空投的现象,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捕获。对于新项目方而言,利用空投实现冷启动,而原本他们是需要花费获客成本的;这部分价值被atom质押者捕获了。并且,atom质押者越多,对于新项目方而言,单位获客成本其实是更低的;对于质押者而言也有好处,因为更多的新项目方愿意以这种方式实现冷启动。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网络效应”。

当然,因为非明面规则,这种“捕获”很多时候比较令人难以捉摸。比如我自己,在听说atom空投暴富传说后没忍住接盘了一点去质押,到现在都还挂在山顶;并且自从我质押之后,貌似就没怎么听说空投的消息了……一度我以为这是庄家们在玩我(开个玩笑)

现在终于有个明面规则可能要来了,对于$ATOM来说可以算个利好。

就此想聊聊,什么是好的价值捕获?

“价值捕获”四个字,听起来高级,说白了就是你为代币创造了哪些需求。比如一个游戏,我在里面的一些游玩行为需要消耗X,我玩的尽兴了,充了200刀的X,你就可以说X捕获了我的200刀。

gas fee是最典型的捕获设计。用户因为交易上链的需求(或者说数据记录的服务)而必须购买公链token,这构成了公链生态得以发展的基础。它是一个好的设计吗?我认为是的。站在用户角度,为服务付费,合情合理;站在项目角度,这个捕获支撑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你甚至可以看到不同服务的质量差异带来的价格差异——ETH的gas fee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它提供了最好的安全性;你可以提供不如ETH的服务但收费低,但你不能服务比不上ETH收费却还要更贵,这种服务不会存在市场的。

大部分捕获设计其实是遵循了gas fee的思路,比如looksrare,比如GMX。那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呢?

还真有,说出来我自己都吓一跳——luna/ust。这对娃儿是靠什么捕获价值的呢?

共识。具体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luna-ust的一些思考可供参考。简而言之,就是共识驱动套利,套利推动市场平衡;当共识面临危机时,套利机制失效,价值捕获便失效了。(当然,luna事件中人祸难逃其咎,毕竟真就放那儿增发)

那么这是一个好的捕获设计吗?

我还真没资格评判。毕竟另一个依靠共识捕获价值的还活得好好的,并且是行业图腾,那就是BTC。BTC怎么捕获价值的?共识。十年间共识驱使着法币不断涌入,让BTC的价格翻了我也不知道多少倍。luna暴雷前也是风光无俩。

只能说这种捕获不太稳定吧……

还有其他捕获方式吗?还有一类,就是staking。

这块还是不要和gas fee弄混,虽然大部分公链二者兼有。staking捕获的并非gas fee的服务价值,而是预期价值,即预期投入能够在未来带来更多回报。staking的预期价值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现金流回报,一个是资产本身的涨跌。这和投资是完全一致的,类比之下,gas fee捕获方式提供的服务价值,其实就是消费(好家伙,元话题了属于是)。

那么staking算是好的捕获设计吗?站在用户角度,选择staking,未来有机会获得更多收益,合情合理;站在项目角度,却要思考,“用户未来更多的收益”这个从哪来。如果想明白了,循环能转,那么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大概率回到第一种,姑且称为“3-1”);如果没明白,胡乱糊弄一下,比如直接用本币做收益来源,还直接把APR调到100%+,那很可能不是代币捕获价值,而是老用户捕获新用户的价值……

三种捕获设计里,为服务付费显然是最好的设计;共识,这个很难把握,高手和天选之子的游戏;回报预期,这个风险就很大了。现在回看下Cosmos,原本是“回报预期”的捕获机制,现在变成“服务付费+3-1”,相对更好了。

有人会骂了:这尼玛不是每个公链都有的东西吗?

骂得对骂得对,我废话太多了,下次一定……

可究竟是大家都觉得好才用,还是大家都用所以用呢?不然,为什么没有去深挖“为服务付费”的“服务”,去做好用户体验呢?不说tps和gas这些需要技术优化的指标,单单一个钱包使用体验的问题,我就没见到几个注意优化的……

话题已经不能再偏了,我已经不记得我一开始要写什么了。翻到开头一看,随笔啊,那就胡乱到这里!下次见朋友们!

twitter: @jokenomicser

Recomm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