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说区块链

發布於 2023-04-24到 Mirror 閱讀

对前阵子市场热度有何看法?|疑问解答

1、如何看待哥布林合约升级?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智能合约是不能变化和更改的。实际上这主要描述的是智能合约在早期的发展状况。现在随着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智能合约已经逐渐演化成两种设计模式了:一种是被设计成不能变化和更改;另一种是被设计成可以升级。

随着现在项目的逻辑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合约也采用了可升级模式。对这种设计,一直以来都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我倾向于从利益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在能够既维护项目方利益又不损害持有者利益的情况下,如果能让项目更长远、持久的发展,升不升级都可以。

对哥布林的合约升级,我的理解是项目为了在熊市中能继续活下去而作的选择。在现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下,我会先观察一段时间,但是我更在意的还是团队能不能在后续有更好的创意和建设能让项目再焕发生机。

说到这里,顺便聊一下最近红豆的涨势。

表面上看这种涨势似乎是它和品牌合作传出的好消息所导致的,但我觉得更深层的是它让人越来越看出走的是一条和无聊猿有较大区别的路,并且一直在这条路上保持前进。这在熊市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过这条路有个比较难把握的点:那就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合作主要都是“务虚”,真正能够“务实”的东西还不多见。这种“务虚”形成的关系和联系最后能不能变成实际利益恐怕还需要继续观察。

这和无聊猿已经在持续推出游戏,以实际的东西在吸引眼球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希望红豆这条路能够走成功。

2、海南封关后会不会变成香港?

我猜提这个问题的用户可能内心是希望中国大陆也有一个对加密生态友好、自由和开放的地区。

香港和中国大陆相比有很多不同点和特色,但在我看来其中最根本的是“法治”和相对的“自由”。

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是保证创新能够产生和孕育的根本。这种土壤是加密生态能够产生奇迹的根本和必要条件。我们国家之所以在早期能够孕育那些顶流公司,其根本还是早期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

这次去香港,我专门去了旺角几家书店。一进门就看到书桌上依旧琳琅满目堆满了难得一见的书籍,过道里挤满了正在安静读书的读者。偶尔传出一些低声细语,听口音也全是内地读者。

我好奇地问老板:这些书现在还能出版吗?老板微微一笑,说道:好像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

这是香港的其中一个支柱。

可一自由,就必然带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时就需要整治了。

但整治要依照严格的法律和令人信服的流程,这就是“法治”。在法治的框架下,任何措施的出台都要遵循基本规则和路径(比如要经过公开质询、公开听证等等),而不是突如其来,并且这个过程要经过严格的考验。即便想凭个人喜好干预,那也要受到制度的约束。

不依靠“法治”的整治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泼脏水连孩子也一起泼了。

在这方面,香港是能给人信心的。

这是香港的另一个支柱。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看美国。

现在这位SEC主席对加密生态的疯狂举动已经遭致了美国业界的强烈不满,最近就有国会议员公开抨击他的野蛮,抨击他在扼杀创新,甚至动议让他下台。

不管最后结局如何,这种制约和威慑就是对他可能滥用权力的一种强大制约。

有了这两点未必保证加密生态就能茁壮成长,但没有这两点,加密生态就肯定不能茁壮成长。

海南有没有可能做到这两点呢?那我们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3、对前阵子市场热度有何看法?

前阵子市场比较热的时候,有读者提到认为这些热度主要还是场内资金在打转,并没有场外资金。

我是比较认同这个看法的。

正因为我觉得在一段时间内,至少在美国还没有降息之前,场外资金都不大可能大规模入场,所以这个市场的行情是不太能持久的,即便上涨也涨不到哪里去。

而且即便真的有场外资金进场,在加密生态还没有出现某些“质”的创新和赛道之前,这些场外资金也只会挨个炒热点、投机,这样即便有行情也不牢固、不可靠。

现在既没有场外资金进场,也没有“质”的创新和赛道,所以我对现在这些所谓的行情都不怎么关注,只管定投就行了。

最近有不少模因(MEME)币涨势惊人,我觉得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市场情绪的宣泄。就这些项目本身而言,至少现在我不大看得出它们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它们的故事性比起曾经的屎币差太远了。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广大爱好者科普学习和交流,请理性看待,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