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TechFlow

發布於 2022-12-21到 Mirror 閱讀

AMA回顾:流动性危机之下, 头部项目看 DeFi 未来的创新可能性?

AMA回顾:流动性危机之下, 头部项目看 DeFi 未来的创新可能性?

整理:Yuang,深潮 TechFlow

FTX 暴雷后,资金的出逃引发了市场的流动性危机,但同时很多 DeFi 产品的数据却在逆势增长。

而从项目方角度来看,对这些数据是否有不同的解读?又带来了哪些启发?我们邀请了多个 DeFi 赛道的头部项目,一同来交流 DeFi 未来的创新可能性。

本期嘉宾:

  • Ande,Pyth Core Contributor ;

  • Kevin,BNBChain DeFi Growth Manager;

  • Yibo,Orca 华语区负责人 ;

  • CapitalismLab,GMX 核心社区成员 ;

  • Lemon,izumi Finance Co-Founder;

Ande:我是来自 pyth 的核心贡献者,pyth 是一个基础设施项目——预言机。希望通过从预言机模型上的创新,以及通过去探索更好的数据的处理分发和接受的方式,能够去打破传统预言机面临到的一些延迟性比较高或者是数据准确性的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去通过跨链的方式能够支持到所有主流的区块链生态的DeFi项目的建设。

Kevin:我现在主要负责 BNB 链 DeFi 生态的拓展,核心在一些新型赛道,包括期权期货、把链下的资产搬到链上来还有安全这一块。6 年入圈一直做 DeFi,也做了很多项目,所以在 DeFi 这边算比较资深。

yibo:目前主要负责 orca 华语社区、以及 marketing 的工作。orca 是 Solana 链上 AMM,目前整体的交易量在 solana 上应该是算是 top 1 的。orca 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 Whirlpool,相当于 V3 一样的流动性池,能够极大地去提高资本效率。我是从 17 年的时候开始接触到比特币,全职是去年正式开始。

CapitalismLab:大家好我是CapitalismLab,今天是代表 GMX 来的,本身也负责 GNS 的华语社区,相当于对去中心化衍生品比较熟悉。

Lemondream:izumi 在日文里面是泉水的意思,本身是专注于链上流动性以及交易的去中心化协议,我们主要的产品也是提供链上集中流动性的一些解决方案,以及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基于自创的离散流动性的 AMM 模型实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最近的产品更新会实现第一个完全在链上做交易的订单簿 DEX。

深潮 TechFlow:从项目方的角度来说,FTX 爆雷对项目有什么影响?在数据层面的表现是怎样的?

Ande:FTX 对整个行业打击很大,从 TVL 来看,DeFi 整体还是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总的 TVL 大概在 400 亿左右,只有 2022 年年初的三分之一左右,从预言机 TVS(Total Value Secured 担保总值)来看,也有近 10 倍的缩小。

市场上真正在使用预言机协议的数量有一些减少,因为很多项目可能已经不存在链上交易了,因此就不再需要通过预言机数据的调取去提供数据支持了。

相信未来在 DeFi 上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持续 building,期待那一天尽快到来。

Kevin:无论是 luna 爆雷还是FTX暴雷,短期内链上的一些数据会有增长,因为大家可能要去做一些避险,需要对冲出来或者换成一些其他币。因为整体市场还比较低迷,无法转化成可持续增长,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培养用户真正使用好自己钱包或 dapp 的好时机。

对项目方来说,要做好未来 DeFi 比 CeFi 更大的心里打算。现在的一些 DEX,尤其衍生品这一块可能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喂价和预言机——这意味着价格发现依赖于中心化交易所,本身没有发现价格的机制。如果未来DEX>CEX,那么依赖于一个比自己还小的交易平台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考虑布局订单簿的模式,即使它目前不是最实用的。

Lemondream:目前 10% 左右的 Crypto 交易量在 DEX 上,这 10% 中可能 uniswap 就占了 80% 左右,而这 80% 中主流币的交易量达到了 85% 的比例。

未来的 DEX 一定程度上要代替 CEX 的功能的话,我觉得更多机会可能是在长尾资产的一些交易量或者它的 TVL 会从中心化交易所迁移到链上。

  • 在存量用户上来说,这就依赖于未来有更多原生在 Crypto 资产上出现。

  • 在增量用户上来说,我觉得入金更方便、使用门槛更低、安全更好以及更出圈的钱包+应用组合起来可能会对链上 DEX 是一个比较大的机会。

从 DEX 协议来说,订单簿和 AMM 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冲突的。因为传统订单簿的复杂性,每做一笔交易在链上会有非常多的损耗,资金摩擦非常高,这对于链上订单簿来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点,而 AMM 全部上链更开放,可以接纳更多资产。

izumi 在做的 DEX 的尝试:

  • 不仅可以实现换币需求,还能实现炒币用户高买挂限价单的需求,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结构。我们在 AMM 设计上增加了单点流动性,就简单加了一个流动性放在单点上,将流动性部署在一个狭窄的单点范围内,达到了执行价格就成交。

  • 同时也能够在一些交易体验上进一步优化,使前端与功能尽可跟 CEX 一致。

CapitalismLab:GMX 可以理解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杠杆交易平台,GMX 币相当于平台币。这半年对于 GMX 来说是一个大牛市,他的 OI(未平仓量)、交易量以及收取的费用相与 6 月份的低点相比有 10 倍的增长,致使合作方也受益颇多,如 rage trade 和 GMX 合作搞了对冲策略后,规模一下子从 300 万左右达到了 1000 万的份额。

目前来说整个去中心化衍生品赛道处于上行期。GMX 可能是FTX和 3AC 为数不多的受益者。因为中心化机构不断爆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量都转移到去中心化上面,GMX 之前基础打得也很好,用户交易体验也还不错。GMX 的数据非常公开透明,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 GMX 这半年数据。

yibo:FTX 10 月份暴雷以来,我们统计了一个数据,11 月的前 3 周,我们的交易量已经超过 1 亿美金,我们的漩涡池相当于 v3 金融流动性池,数据较 10 月份有非常大幅的增长。

我们没有任何资金在 FTX,也没有 Alamda 的投资。虽然 FTX 爆雷对整个 solana 链以及链上的许多应用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小,orca 24 小时的交易量在 solana 上的 AMM 中是最高的。

  • FTX 这个事件短期对于行业来说是重创,尤其是在熊市,暴雷后引发出的一些连环清算以及一些其他爆雷对行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 长期来看,会使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即使FTX没有暴雷,未来也肯定有会有类似的事情出来。像这种事情,越早越好,特别在熊市的时候,反而会激励 builder 去建设做创新。

深潮 TechFlow:一些在二级市场做的比较好的朋友们认为下一波牛市的新叙事是返璞归真。意思是,这个行业有大量的伪需求,在牛市的时候大量的新概念出现,但到了熊市这些伪概念又会被杀死,但是到下一个牛市又会有新的伪需求不断涌现。

那么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找到那些长期不变的叙事,或者说找到那些最根本的需求。这个行业目前来看的话,最根本的需求就是围绕着交易二字,围绕着交易的话,那么就有一些具体的赛道,就比如说像 DEX、借贷。

可能之前觉得这两个赛道都没有问题,但是后面因为 Luna 的一些事情传导到了一些借贷平台,包括前段时间无抵押借贷 Maple finance 也出现了一些事情,所以现在反而觉得目前这个行业只有 DEX 是最稳的,如果下一波牛市整个体量是现在的 N 倍的话,那么 DEX 的体量肯定也会有相应的增长,而且 DEX 也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收手续费,相当于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

DeFi 项目的发展往往也和公链有很高的关联性就比如说最早的时候 uni 来自于以太坊生态,相当于公链和项目其实有个双辅双成的一个关系。对于项目来讲为什么要选择当前所在的公链?以及怎么去理解双方的一个关系和影响?

Ande: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会从这个几个角度去选择公链:

  • 从开发的角度上来看,一条公链的开发语言、开发难度以及开发者社区的活跃程度对项目来说非常重要。开发者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在这条公链上有多少活跃的开发者在做探索,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条公链的创新能力怎么样以及这条公链的未来能够诞生新项目可能性有多大。

  • 从生态的角度上来看,这条公链生态的上下游是否能够贯穿整体的合作,以及如果我的协议要在这条链上部署的话,所需要的一些基础设施能不能够支撑我的协议的一些创新性的需求与功能点,以及这个生态本身是否能够给到这个项目一些赋能和支持。

  • 从基础设施的角度上来看,生态里面的 DeFi 基础设施是否健全也十分重要。像预言机、跨链桥以及中间件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要存在,还要考虑表现怎么样,性能怎么样,够帮助你去做到什么样子的事情。如果基础设施是完善的,那才能够说给到开发者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去做这条链上应用的开发。

  • 最后还要看这条链有多少的活跃的用户,以及这条链上本身有多少流动资金。

所以总体看来,DeFi 项目对公链的要求是很苛刻的。

相信未来是多链的未来,未来肯定会有很多的公链同时存在,每一条公链都会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发者社区以及专用应用。

未来也是跨链的未来,相信不是所有项目都应该只存在于一条公链上。因为跨链赛道首先收入来源广,用户多,其次跨链对于风险的抵御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

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基础设施并不是特定存在于某一条公链上的,而是能够通过一些创新性的设计,去支持到所有的主流公链,能够让所有的公链都能够享受到基础设施带来的一些好处,这也是 pyth 目前在做的一些事情。

Lemondream:izumi 最开始是在 uniswap v3 的基础上再对他们的 lp 进行一些额外的 incentive,在流动性管理上针对项目方提供一些服务,同时给予用户更多的手续费和挖矿奖励。比如项目方想在 uniswap v3 lp 获得手续费的基础之上在特定区间设置一些激励,从而吸引更多流动性。

公链的选择上的话我们不仅仅是找一个性能、体验上比较合适的基础设施,更主要还需要考虑合作跟竞争的关系。

选择在 BNB 链上去做 DEX 的原因:

  • 以太坊上太卷。

  • BNB 链上目前最大的 DEX 是一个 V2 模型,v3 跟 v2 相比较的话,就是集中流动性跟 AMM 模型相比,资本效率更高。现在 AMM 的演变本质上是做资金效率的优化,所以在 BNB chain 上部署集中流动性协议也是因为有一个产品差异化的一个打法。

  • BNB 链上目前也有很多用户,也是拥有原生资产最多的一个公链。

  • BNB 链有很多 gamefi 项目,gamefi 的很多代币都是需要在链上做一些交互,比方说我在我在游戏里面打到一个代币,我直接在链上就 swap 了,不会提到交易所。

  • 因为我们集中流动性的机制,我们可以做到更少的 TVL、更低的滑点以及更优的价格——使得 BNB 链上的一些钱包或聚合器能够自动把一些用户的订单导到我们的 DEX 上。

我们其实还部署了非常多的链,DEX 跟其他的协议有些不一样,非常依托于流动性,我们在部署其他链的选择上我们会考虑能否跟这个生态有更多的互动,有更多的市场资源,包括早期的流动性的支持。头部 DEX 是非常有流量、聚集效应和资资金的效应的。

我们非常看好以太坊生态,所以未来我们也会在包括 evm、zk 和 l2 上去做更多部署。

izumi 不会把重心放在其他新兴公链,因为它们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迁移成本、沟通成本,包括它也有很可能会是一波流,可能没有留下更多的用户。

跨链层面来说,izumi 现在的方案是采用多链部署流动性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重运营,每个资产需要有一些流动性,早期需要自己 BD 和商务去引导。基于安全性的考虑来说,izumi 目前没有说采取跨链方案,当一些安全性的问题得到一些解决之后,可能才会涉及到跨链。

Kevin:做产品的话有一些地方需要考量:

1、要考虑用户量。很多链可能本身就没有什么用户,作为一个新项目把它当成第一个部署的地方的话会比较冒险。到时候可能不仅仅要看你的项目做得好不好,还要链能不能起来。

2、要考虑哪个链最适合早期项目发展。因为最终会是多链的未来,所以我们现在也鼓励很多 BNB chain 上面的项目走出去,同时也很欢迎其他链的项目往 BNB chain 上来。

3、要考虑团队的长期战略是什么。一些项目可能会觉得我现在以太坊上面立足,那我有了这个品牌后,就会更容易在其他地方去做部署,甚至可以拿到很多激励;还有一些项目认为以太坊它上面已经很拥堵了,先去其他链扎根后,再回来攻打以太坊。我觉得各个项目要看自己的实力,或者看看自己团队的强项,再去决定走哪一种打法。

4、要考虑生态能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包括说能不能提供 BD 的支持。像我的日常工作很多时候就是帮项目方找合作方,然后去做连接。

5、要考虑说宣传成本方面。获取用户需要大量宣传,宣传费用特别高。但如果项目很好的话我们就会用 BNBChain 的角度去帮忙做宣传,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获客成本。

整个 crypto 对安全方面的重视还不够多,所以 BNBChain 接下来会推出一套全新安全体系,帮助一些项目去做更多方面的安全的审查,包括多签的部署和智能合约的控制等一系列服务。

我们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一些支持,对于一些比较小的早期发展得很好的项目,我们可能会给一个 gas fee rebate,或者 orca 前期可能会免费一段时间等等。

CapitalismLab:GMX 是 Gambit 和 XVIX 合并来的。XVIX 在 ETH,Gambit 在 BSC,当时决定做 GMX 的时候,X 创始人说要去 Arbitrum,很多人都很懵逼,因为去年八月份时大部分人不了解 Arbitrum,但创始人说 Arbitrum 又快又便宜。

又快又便宜对所有公链和项目来说很重要,对 GMX 这种杠杆交易更加重要。因为做杠杆交易依赖外部预言机的报价,一定要快,很多人做日内交易或短线交易,下单要零点几美元的话对用户不是特别友好。

后面去 Avalanche,Avalanche 会给 GMX 一些支持,比如 Avalanche 基金会上个月拨款 400 万美元给 GMX。

GMX 没有部署到更多公链的主要原因: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大的迭代,比如说 X4(合成资产的迭代)。GMX 团队后面可能会进行社区投票决定先上 BNB chain 还是 polygon。GMX 在这一轮迭代后,体验又会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再部署到 BSC 上的话,应该还是能够重新把这块市场给占住。

扩展到 BSC 上,对于提升 GMX 的用户基数有很大的帮助。可能现在有很多人觉得 BSC 上土狗项目多,但对于杠杆交易杠来说的话,BSC 上也有更多具有冒险精神的用户。GMX 与 Arbitrum 互惠互利,相信后面部署到 BSC 上也会形成这种良性发展的关系。

GMX 与 GNS 核心区别

  • GMX 有全额保障。在 GMX 上做多 1000 个 eth,那么底层的 lp 一定有 1000 个 eth,无论 eth 涨多猛,对于交易者来说是有全额保障的。

  • GMX 的预言机目前是用的自己的内部喂价机制,主要是为了更快的速度,后面会切到 chainlink,目前还是稍微有点风险。

  • GMX 交易容量天花板由两个地方决定。一是本来依赖外部的预言机,所以会依赖外部的流动性;二是,他会依赖 GLP 的规模,如果 GLP 里面有 1000 个 eth,那最多只能允许开仓到 1000 个 eth。

  • GNS 不是全额保障的。它的 lp 里面没有对应的资产,比如说你做了 eth,万一 eth 开始了狂暴大牛市,那这个 lp 可可能会产生赤字的风险。因为底层 LP 是 U,根据预言机定价,你亏他赚,你赚他亏。

  • GNS 理论上可以交易任何有预言机的资产。GNS 前几个月疯狂起量的原因是:美元强势周期的趋势、欧元暴跌以及外汇交易市场火爆。它是市面上做外汇交易最好的一个场所,但是不能交易股票,只能交易链上已经有的资产。

  • GNS 实际上做了很多限制,包括交易规模和持仓成本的限制,导致交易体验可能没那么好,交易容量没那么大。

yibo:orca 目前没有跨链打算,目前还是会坚持在 Solana 上发展。orca 旨在成为 Solana 底层的流动层,让其他协议来可以基于 orca 在 solana 上面搭建,为整个这个生态向前发展贡献力量。7 月份 orca 组建了第一次 Whirlpools 开发者计划,邀请开发者基于漩涡池并在上面搭建,未来也会持续去做这种活动。

我觉得未来会有几条或者十几条优质公链成为整体流量的入口,并驾齐驱地向前发展。

最早选择 solana 的原因

  • 高性能,每笔可以传输 5 万笔交易;

  • gas fee 很低,无论是对上面的开发的项目或用户都是比较好的事情;

  • Solana 的开发团队的技术能力毋庸置疑;

  • solana 对生态上一些早期开发者的支持。

solana 的问题:宕机。

深潮 TechFlow:很多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会考虑到一个问题:我该在什么样的公链上率先进行开发?根据之前的经验,我觉得这个有点相互薅羊毛的感觉,都需要流量,项目方也需要公链能够带给他流量或热度然后公链也需要应用层去帮他捕获更多的用户。

几个月前某个项目方对一些链的看法:

  • 以太坊上有正统性,开发者太多,很卷,去开发不一定被看到。

  • BNB chain 用户比较多,当时也很火热,在 to c 流量这一块比较有优势。

  • solana 估值溢价很高,可以 pitch 到更多大的 vc,或者说有更多大 vc 愿意为 solana 上面的一些项目付出更高的溢价,更好做融资。

  • 其他公链的服务和支持比较大。

我们会把 DeFi 形容成乐高积木,一层一层往上堆。各个项目可能相互也会提供喂价或者流动性支持等。那么一些项目之间是否有主次赛道之分?DeFi 之间有什么影响?

Lemondream:在我看来 DeFi 乐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下级的依附模式,在一块上面叠另外一块;另一种是比较平等的模式。

  • 第一种上下级依附模式:如果我在 DEX 上部署了流动性之后拿到了 lp token,就会作为流动性凭证到其他平台去做一些加杠杆行为,包括挖矿和抵押借贷,然后这个 2 个平台又可以发一个代币,整体就是代币的展幅作为底层模式的补贴去吸引更多的用户,然后进行一波收割。我认为其他协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 GMX,如果 GLP 的稳定性不足或者是产生不了很高的收益的话,那这些项目都会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 第二种较平等模式:比如互做对冲。如果我在这个协议里面有一些头寸,用这个生态里面的其他工具做对冲,假如一个协议没有流动性了,对用户不会造成连带损失。这种模式对于早期生态和 DEX 来说比较重要。

Kevin:我们现在十分强调冗余 redundancy。无论哪一些重要的节点,如果要有 oracle 的话,至少要有两个,即使有一个出问题了的话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CapitalismLab:乐高能成的原因是双赢。比如现在很多人用 glp 去做对冲或其他工作,核心是将 glp 卖给更多用户,因为 glp 它本身是一个类似指数增强型产品。但有些人可能就只想要 u 的稳定币收益。比如说 rage 和 Umami 帮大家去做对冲,然后给大家一个 glp 20 多个点的收益,对冲之后也能够给十几个点的稳定币收益,帮助了 glp 扩大了受众。

  • 对于 rage 和 Umami 来说,他们通过这个东西把自己的商业模式跑通了,吸引到了流量和用户。

  • 对 GMX 来说,glp 越大越大,GMX 本身的交易规模和容量也会越大。

因为 GMX 本身是经过审计以及各种各样长期的实战检验。如果现在基于 GMX 上面套一层乐高的话倒不一定有那么安全。乐高越多,危险性越大。

GMX 底层的 btc 是 wbtc,wbtc 没有流动性,wbtc 借的是 btc 的预言机,wbtc 和 btc 是不同的,比如前段时间 wbtc 脱钩,大家怀疑 bitgo 没钱了。

GMX 的 LP 里面每个池子每个币的份额有上限,超过上限后就没办法往里面去塞 wbtc 了,可能 wbtc 目标份额是 15,那可能到 18 就没办法往里面塞了,如果 wbtc 严重下跌的话,最差的情况就是 glp 会损失 18%个点。

做乐高要考虑和谁做乐高。如果和竞争对手乐高,万一竞争对手出事了,赔偿的话可能就会故意少赔偿一点,起到一个打压你的作用。

比如,前段时间 Ankr 被攻击,铸造了 10 万亿枚 aBNBc,把各个流动性池里面的东西都抽干了。wombat 这边似乎也没有做类似的监控机制,导致 stkBNB 归零**。**Ankr 也做了一些赔偿,比如 BNB 就全部赔偿了,但是对于竞争对手的 stkBNB 和 BNBx 只愿意进行部分赔偿,顺便打压一下竞争对手。

因此,项目方要分清楚乐高的风险,尤其是对手方的风险。其次是自己要对乐高引起的极端情况做好防御措施。

yibo:DeFi 可组合行是相辅相成的,下一次的 DeFi summer 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个更强的叙事,加上可组合性的一些创新。

可能先有基础设施出来,然后才会有基于基础设施建造的项目,用户可能想体验更多的是套娃,将资本效率利用到最高,获得最大的收益,未来 DEX 需要更多的创新才能带动 DeFi 的高搭建。

关于预言机的思考:

  • 首先,要考虑是靠单一预言机的价格,还是靠多份预言机数据,或者说怎么结合更多的数据来源,才能给项目更精准的价格。

  • 其次,考虑价格可以精确到什么程度,5%、2%啊还是说可以达到 1%以下。精度对于整个这个金融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深潮 TechFlow:未来大家看好的赛道有哪些?未来还有哪些新叙事的可能?

Lemondream:第一轮的 DeFi summer 获得一些非常正向的 TVL,或者通过补贴形式来捕获 TVL 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第一批 DeFi 用户,随着寒冬来临,靠补贴的方式没有什么意义了,这种模式基本上大部分的 DEX 都是亏钱的。

izumi 将做一个在各方面体验上跟中心化交易所更加一致的 DEX,uni v3 这种模式一定会存在滑点,也会存在 mev 抢跑,因此 izumi 将通过限价单的形式来避免一些滑点或摩擦的损失。izumi 采取完全链上的订单簿形式,是单点流动性,单点去设置一个 limit order,然后再去做 订单簿的架构。

传统订单簿需要对订单的买卖进行匹配,链下要用非常多的计算去撮合,或者采用 dydx 这种半封闭式的方式去做订单簿,虽然这是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方式,但跟公链没有那么多交互。

如果项目要往全部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那我们的方案对于用户来说还是下订单,对于 MM 来说还是用 AMM 那一套在区间内放流动性去铺卖单,买方只要下一个指令就是从这个流动性里面设置想要的价格并成交。

DeFi 赛道的提升空间及潜力:接纳更多更专业的用户,满足在他们中心化的需求,这也是 izumi 正在做的事情。

Kevin:从两个纬度去讲,一个是赛道一个是功能性。

赛道

  • 衍生品。包括 GMX 这种底层的 deDEX、Umami 和 rage trade 这种二层应用以及期权。未来也不排除会有加速器模式的结合。

  • RWA(现实世界资产)。将链下资产,包括股权、债券和房地产等代币化,做投资。

功能性

  • 真实收益。拥有一个解决问题的产品和愿意付费的用户,你才会有真正收入。

  • 用户体验仍待提升,缺少让用户能够不知不觉地从 web2 被引入 web3 的应用。

CapitalismLab:衍生品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GMX 目前虽然已经是一个主流协议,有一亿多交易规模,但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与 CEX 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没有 DeFi 之前,CeFi 里面最赚钱的是衍生品,像杠杆和合约,比现货的交易量和手续费多很多。

基于 GMX 上的乐高组合会搞出类似于 DeFi 的理财产品,我认为这些衍生品赛道上的产品可以吃到 CeFi 的份额,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赚钱能力和安全性不一定有 GMX 这种底层协议那么好。

liquid staking 赛道可能会迎来转机。目前 sETH 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是 on stake 一直没有上线,大资金也不太敢进去,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退出流动性。明年 3 月份,如果上海按计划完 on stake 上线后,这个赛道一定会引入更多竞争者和变数。

Ande:我们做预言机的任务是帮你把乐高的基础打平再去做创造与组合,能够给 DeFi 应用提供最好的数据,把延迟降到最低,提升精确度。

在真实资产上链这一块,预言机需要把链下商品的数据带到链上。举个例子,我们前段时间上线了道琼斯 30,就是美股里面 top30 公司的股票市场数据,比如将苹果和特斯拉的数据通过预言机的方式去带到链上。我们将白银数据上链之后,链上可以针对贵金属的交易再去做一些衍生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覆盖更多资产的类别。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其实是应用去调整自己的风险参数、遇到风险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去做清算以及预言机的精确度需要达到多少的时候才能够正确地去做资产的定价和清算。

传统预言机每时每刻都要做价格数据更新,更新完后把数据给推到所有在使用预言机数据的应用上,然后这些应用去用这些数据进行集成。pyth 研发了一个新预言机模型,把这个传统推送模型改成了基于需求的拉取模型。

我们在给你提供数据的同时给你提供一个对于这个数据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当我们去给你提供除了预言机喂价数据以外的其他风险参数时,应用除了拿到这个价格外,还可以根据预言机提供的风险参数去做一些自己的风险管理算法。

比如说当预言机对于某一个价格确定程度不太高,上游喂价提供者提供的数据差值较大时,预言机的置信区间就会变得非常大,下游的应用就可以基于这个特性呃设置自己的风险的参数的门槛。比如:当预言机给我喂价价格在这个时刻的置信区间大于某一特定值的时候,我就不采纳预言机目前时段提供的喂价,这样子的话我就可以保证不会因为某一瞬间的预言机操纵性攻击或者某一个瞬间大额资产的波动导致协议被错误地清算。

未来的加密市场可能会扩展到加货币以外的资产类别和不同风险偏好的交易行为,未来的乐高组合形式肯定会更加广泛。风险管理会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所以对于风险管理的改善可能也是下一个创新的关注点。

yibo: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来说,DeFi 仍是新事物。DEX 和借贷未来会有更多细分产品出现。去中心化保险应用目前发展的不是太完善,所以未来也可能是一个机会点。目前非常流行的保险应用 nexus 占 DeFi 的 TVL 不到 1%。相信当保险用户体验得到改善时,这个细分赛道应该会有比较大的一些潜力。

听众提问:GMX 和 GNS 这两个项目的预言机有什么不同?

CapitalismLab:GMX 因为 chainlink 速度不够,波动性的敏感度也不够,所以之前一直是自己运作的内部喂价,他们内部有一个 keeper,keeper 去聚合各个交易所的价格,对内部喂价的执行速度就会很快,它和 chainlink 的价格不会超过 2.5%,如果超过 2.5%这一单就不会成交。

内部还有些监测活动,比如另外一个团队成员会运行一个 watcher 来监控 keeper 的活动,但是由于这 2 个都是团队成员运行的,所以说它有一定的内部喂价风险。

现在 GMX 和 chainlink 合作推出了一条低延迟的 price feed,后面的话 GMX 会全面切到 chainlink,就解决了 GMX 内部喂价的痛点。由于目前的机制有一定的内部作恶的空间,所以大家在玩 GMX 的 fork 的时候要千万小心,估计很快就会有的 GMX fork 的团队利用这点去攻击自己,监守自盗。

GNS 目前应该是用的多个 chainlink 价格的聚合。GNS 本身有的交易不是 0 滑点,在金融场景模式也没有太大被黑的风险。缺点是滑点比较大,交易体验就会比较差。chainlink 低延迟 price feed 上线后,现在的项目应该也会陆陆续续切到他上面。

观众提问:GNS 为什么会有滑点问题?我理解的是期货应该是在当前价格是无限流动性的,但是我上次准备交易日币和美元的时候它就显示你不能交易。

CapitalismLab:应该是他另外一个约束机制发现价格偏差太大,然后就不让你进行交易。因为它会有一些小币,如果是 0 滑点的话就会有各种价格操纵攻击的问题,他用滑点去解决这个问题。

观众提问:如何看待 rage trade?是否会发展成为类似于 GMX 一个等级的项目?

CapitalismLab:rage trade 原来是在做 ETH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但发现实际上就是一个 perp v2。(perp 是之前已经上线很久的项目,Perpetual Protocol 使用基于 Uniswap V3 构建的虚拟 AMM(vAMM)架构,用户体验比较一般。)rage trade 原来那套方案是在 perp v2 上进行的改进,减少了 perp v2 潜在的无偿损失和收益的波动性,甚至可能增加收益能力。但是 perp 在与 dydx 和 GMX 的竞争中没有竞争成功,rage trade 在 perp 上进行的这种程度的改进可能也很难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竞争。

现在 rage trade 变成和 GMX 去做真实收益,后面又仿照羊驼,从所谓的无风险池里面借 U 去扩大规模,相当于 risk off 也有 5%的这个收益率,在目前的情况下 5%的收益加上空头的预期,所以 1000 万的份额一下子就秒光了。

rage trade 原来的 ETH perp 的改进难度太大,目前 DEX perp 成功的也就是 dydx,GMX 和 GNS,在这个赛道上想要做出历史性的革新很困难,现在与 GMX 合作,团队比较灵活,本身也有空投预期以及 vc 的支持,短时间内可以吧数据坐上去,长期来说它这种协议实际山海关对应的是 CeFi 的 Celsius 和 amber,后面可能还会有一定风险,同质化赚钱能力不会那么强。

提问:如何看待 dydx 和 GMX?GMX 会不会有崩溃的风险?

CapitalismLab:个人认为 dydx 不太好用,中心化程度较为严重,理论上是订单簿,过去一年交易量没有太大增长,GMX 可能在创新能力上会略胜一筹。

glp 不会崩溃,无论做多做空背后都有真实的币绝对能够辅导到你的利润,无非就是 trade 赢麻了,价格短时间出现问题。单边大熊市已经验证了问题不大,单边大牛市以 u 本位的角度去看没有影响,因为本身底层资产压在进行价格上涨。同时 GMX 交易规模有上限,短时间内就真出现什么异常也不会一下子把 glp 亏光。

https://twitter.com/TechFlowPost/status/1603021713469423617

深潮 TechFlow 是由社区驱动的深度内容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态度的思考。

社区:

订阅频道:https://t.me/TechFlowDaily

电报:https://t.me/TechFlowPost

推特:@TechFlowPost

进微信群添加助手微信:block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