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 Labs

發布於 2022-07-07到 Mirror 閱讀

通胀、衰退、逆全球化、泡沫破灭,我们该如何过冬?

近日,火链科技重磅推出第25期“区块链百家讲坛”—— 《历史的十字路口:从绝望之谷到开悟之坡》。

Muse Labs 联合创始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宋双杰受邀做客火链科技视频号直播间,带来近期行业前沿话题的深度分享。

访谈精华

Q1:此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我们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当前,疫情的蔓延、通胀的阴霾以及战争的发酵,正在加速逆全球化的抬头。全球化和去全球化这种博弈要经历多久,会一直存在吗?

这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我进入证券公司从事宏观研究之前,我是经济史的专业研究者。

在美国留学期间,当时美国的导师强烈推荐了一本书,就是卡尔·波兰尼写的《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他总结道,卡尔·波兰尼从一个结构性视角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长程运动。卡尔·波兰尼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总是在释放市场力量和保护社会这两极之间做钟摆运动。在他堪称经典的关于上一轮全球化周期的研究中,波兰尼力证19世纪晚期开始的释放市场力量的努力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而支持保护社会的政治势力又催生了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和社会主义。

而我的导师认为,如果把波兰尼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推展至20世纪下半叶,我们不难发现,二战以后,无论是国际经济秩序,还是各国国内的经济治理结构,都广泛地建立了为防止大萧条再次发生的保护社会的机制。然而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两次石油危机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又经历了新一轮的巨变:主张释放市场力量的新自由主义主导了许多国家的公共政策范式,世界进入到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而我认为,这一轮的全球化在2018年达到顶峰,随着特朗普的上台,东方大国的力量崛起,之前和平共嬴的叙事让位于全球争霸。

当下,正好有与美苏冷战开启类似的长电报事件,1946年,“冷战之父”乔治·凯南从美国驻莫斯科使馆给国务院发送了一封被誉为美国外交史上影响最大的电文。这封长电报通过分析俄罗斯的民族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马克思主义为何首先在苏联大获成功等深层问题来判断苏联对外政策的逻辑,进而指明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正确方向。

到了2018年左右,为了模仿这一行为,众多的美国学者、官方人士都在模仿乔治·凯南的长电报来解释另一个大国的行动逻辑。

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识形态、指导方针,以及在新的领导人和整个社会思潮巨变的情况下,它其实在2018年形成了共振。所以,我们看到2018年,世界格局的重大转向。而看到贸易摩擦开始的那一刻,我即坚持,这一波的全球化已经结束,战后持续40多年的和平和繁荣时期结束了,逆全球化开始了。

这一切,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才说资本主义经济是长程运动,全球化的钟摆已经摆到了极致,现在刚刚开始回摆,还没有加速。你们可以观察一下,钟摆在摆动的过程当中,它首先会转向,然后慢慢开始加速。往另外一个方向的摆动,不是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我认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博弈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很明显,在当下,是逆全球化的力量占据了优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调整。

我个人信奉个人自由、经济自由,正常情况下,也是相信全球化,喜欢全球化的。但历史的渊流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虽然我再怎么不想全球化结束,全球化也正在结束。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子将慢慢消失。

更可怕的是,不管各国在台面上怎么说要继续全球化、深化全球化,我们实际可以观察到,因为全球化的益处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没有增量了,而逆全球化对于短期就业等保护清晰可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逆全球化现在普遍得到了很多群体的拥护。

这种现象历史上多次发生,希特勒是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希特勒要逆全球化,要“保护”德国劳工,要“保护”社会,他最开始引入了社会保障制度。也就是说有时候这种政策听起来非常好,但实际上它所蕴含的风险在当下还没有得到体现。

基于此,我个人认为自2018年全球化结束了,我也写过几万字的长文分析这个事情(Twitter:@AlphaDAO1),未来20-30年的主流叙事是逆全球化,保护社会,各国自主自力,所谓的自主可控,制造业回流,芯片本土化制造,强化瓦森纳协定禁运等等。只是身处历史的洪流当中,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Q2:我们曾痴迷于科技打破信息孤岛和价值垄断的故事。但实际情况却是不管是在物理空间,还是数字生态,信息和财富还是遵循帕累托法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科技是让我们普通人更自由了,还是更封闭了?是让财富更自由了,还是更垄断了?

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帕累托改进,意思是说我们可以使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改善。我个人认为,过去全球化或者说过去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提升了很多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到了今天为止,全球化以及科技发展到今天,大家可能会觉得现在并不是所谓的帕累托改进,而是变成了一小部分人获取了绝大部分的利益的情况。但是我个人认为看待这个问题,不要这么悲观。

我是一个科技和人类的乐观主义者,希望大家可以冷峻地看待这个世界,然后乐观地去生活。

回归正题,我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正面来,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确实帮助我们打破了信息孤岛和价值垄断,也极大的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也让我们更自由了,还给了普通人更多的财富。

让我们回到工业革命之前,回到纸的发明,活字印刷之前。在技术水平低下时,知识、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被掌握在极少数的群体手中,普通人其实是没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的,更没有发表自己观点的可能性。

到了今天,你可以自由的获得信息,获得知识。当下的问题不是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和可接受程度太低,而是太高,导致信息过载了。另外,你还可以通过微博、抖音等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将声音扩散出去,让你的声音有机会被听到。

另外,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也确实解放了很大一批群体。举个简单的例子,洗衣机的发明,就解放了很多的家庭主妇。

至于财富,也是同理。如果有机会,你们看看清朝时期的生活实录,就知道工业革命之前,普通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所以工业革命、现代社会再怎么不好,相较于工业革命之前都是天堂。我把清朝和工业革命放在一起,是有意的行为,技术进步有时候是通过群体规范和社会制度来从根本上改变大家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器物层面的变化,清朝本质还是前工业革命的社会。

我这样说,或许会引来不满,因为很多人对生活有着更高的期许。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不应该是当前的情况:大企业垄断数据和财富,自己的信息和数据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等。你们日常更多感受到的是科技进步的反面。

从人类的历史长河来看,科技进步是有利于个体的,但科技进步如果被超级监管主体捕获垄断,也许人类面临的是《1984》这样的乌托邦场景,确实值得警醒,所以欧盟才会制定《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限制各主体无限伸展的触手。

比如说人脸识别的烂用,比如个人信用标签的泛化,比如运作捕捉技术的全面推广等,当我们为了便利与恶魔做交易时,也许有一天恶魔终会吞噬我们,比如Facebook、Twitter上面大量的种族歧视和煽动性言论。

最后,我们说一下反面的财富问题。

我相信很多人已经感知到了韩国、美国等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深知韩国年轻人卷完SKY,卷大公司、卷公务员的境况。但对于美国铁锈带的蓝领工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今天,工资就没有涨过的情况并不清楚。美国铁锈带的停滞,正好就是特朗普当年当选的基本盘。

美国巨大的贫富差距有众多的原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技术、资本和高技能人士的全球流动不受限制,低技能人士的就业市场只有当地,而全球化将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配置变得极其容易,工会力量在全球化下也极度的被削弱了。

所以才有Coinbase NFT Marketplace的首席产品官一年拿6亿多美金的薪水(传言),铁锈带的蓝领工人却找不到一份“打螺丝”的工作。

所以,我充分理解各国人士对于贫富差距的不满,对于全球化的不满,这也是我认为全球化已经终结的原因。终结全球化的根本动因就在于全球化在资源配置层面太成功了,极度成功的市场化行为摧毁了社会。

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人类当下的贫富差距处于1929年的水平,这一格局不仅仅是科技进步造成的,是多种因素交织的产物。

Q3:关于Web 3,外界众说纷纭,从不明觉厉,到盲目踩踏。那Web 3 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而我们真正实现Web 3 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什么?

在Web 2.0的当下,我们对自己的身份、数据和财富没有控制权。因为高替换成本、强网络效应和用户体验的壁垒,使得我们极度依赖于Facebook、Google、Youtube这样的超级平台。

甚至更严厉的监管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会恶化这个问题,你的所有信息、资产都被一个超级主体掌管,你怎么确认这个超级主体是上帝而不是恶魔?

那么在Web 3.0的时代,用户将对其身份、数据和资产拥有更多控制权,能够平等的获得自己产出的收益。

对应映射出来的,Native Web 3产品包括去中心化身份(DID)、去中心化存储等,后面的发展是基于这些赛道进一步深化,演化的方向可参考传统金融。

虽然这些平台的治理没有完全做到理想化的完全去中心化,但要防范Web 2.0甚至传统金融所带来的隐私泄露、资金不安全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这种精神就像Gavin Wood在《我们为什么需要Web 3.0》中所说:“Web 3.0 将催生一个全新的全球数字经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打破像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平台垄断,并产生大量自下而上的创新。”

用现在大家公认的Web划代模式,在Web 1.0,用户只读;在Web 2.0,用户可读、写;在Web 3.0,用户除了读、写,还能拥有,拥有超脱平台和监管的身份、财产和收益。

Web 3.0会持续多久呢?

我认为Web 3.0的精神叙事,去中心化、个人自由、保护隐私、多劳多得等叙事会持续很久。因为这一叙事从Web 2.0,从博客时代就开始了。只不过现在Web 3.0要革Web 2.0的命,到了区块链时代,这一叙事也在延续,你再向前推,这一叙事是把人类从神权解放,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要解除人的人身依附,给人真正的自由。

我个人认为这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要这个精神完全得到贯彻,我觉得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如果说一个可以验证的Web 3.0成功的标志,我认为就是T- economy在下一周期中获得合法身份。

Q4:当前,Web 3 社交赛道持续发酵。但当前一些所谓的Web 3 社交应用,其实还很难真正践行Web 3 精神,具备Web 3特质。理想的Web 3 社交文化应该是怎样的?而社交应用又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尽管我们对于Web 3.0的应用有非常多的期待,但是我们在实务过程中,你会发现没有那么Web 3.0,没有那么去中心化,也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数据或用户身份的保护程度。

我认为在去中心化身份(DID)没有得到真正应用之前,我们理想的Web 3.0社交应用可能只是一个想象。打个比方,如果现在Web 3.0的产品,它本身还是一个中心化的分发机制,在最终数据库被攻陷的情况下,我们的相关信息还会被暴露在整个互联网或整个区块链上,我觉得还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完全无规制的Web 3.0社交,我个人认为最终不会成为霸主级的应用,因为这不符合我们人类组织的演化情况。

我对这个赛道确实也在持续性地观察,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真正非常好的Web 3社交产品。

Q5:除了社交,游戏也是为数不多,在目前还能聊以慰藉的赛道。Game 和Fi 谁更重要?区块链游戏到底是该做成GameFi 还是Finance Game?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非常明确。我个人认为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Finance的属性会更重要一点。

短期来看的话,起码在现阶段,有一定可玩性的Finance Game更具操作性。据我获知的信息,一些所谓3A大作的GameFi游戏的开发进度是不容乐观的。我跟他们的交流过程当中发现,他们想做的GameFi 3A大作的整个开发进度,即使他们严卡时间节点开发产品,也非常不及预期。而GameFi游戏在整个金融设计的精巧性程度会更高一点儿,这是一个短期间很难改变的事实。

整个圈子对于赚钱的渴望是压倒性的,而对可玩性的渴望可能没有那么强烈。我和一些投资人交流,问他们会不会玩GameFi游戏。他们会为了体验这个项目去玩,但是如果有更多的选择,他可能会去玩更加传统的游戏,这是现实。

我讲的相对悲观,但是更重要的是,GameFi游戏转向3A游戏,转向可玩性极高的游戏的门槛和可供改善的空间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整个赛道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不管是从业者、项目创始人,还是项目的参与者、投资者,只要能稍微把握住改进的空间,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回报。

我说得相对委婉,我认为这一块儿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大家也不需要被可玩性蒙住了判断一个项目最为核心的标准。

当然从长期来看,如果仅仅是Finance Game,整个GameFi领域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

Q6: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戏码持续上演,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器,施展能量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呢?是否能够实现Less Trust More Truth的终极理想?

信任危机的演化,以Terra-Luna-UST的整个生态坍塌为开始,逐步向整个区块链世界蔓延,危机发展到今天,最大的问题不是区块链带来的,而是区块链不够带来的,因为区块链不够,所以我们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是什么,看不到Truth是什么?

到今天为止,我们不知道三箭到底欠多少钱?也不知道Celsius到底还有多少钱?因为这些中心化的机构运作机制与DeFi不一样。

这个问题的回答,正好就揭示了区块链一个非常简单、非常重要的特性,即区块链的账本是完全公开的,只要任何人感兴趣,通过完全公开的区块链账本,就可能得到大量的信息,从而让区块链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大众的监督,从一开始作恶的成本就很高,这很重要。我来比较一下DeFi和CeFi,大家就知道这种区别的魔力,是区块链能量天花板的一个例证。

以DeFi为例,虽然这一波下跌,有人诟病DeFi上的杠杆太多了,整个DeFi乐高太脆弱了,但其实DeFi的杠杆率水平,有心人士只要做做统计,是可以总结出来的,也有大量的风险控制工具帮助进行控制,比如说补充保证金等等,因为风险一直在大家眼中。

反倒是CeFi,在三箭和Celsius暴雷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持有的资产份额都是安全资产,但其实这些CeFi机构,是藏匿于链下的阴影。

CeFi意为中心化金融体系,这里指提供与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服务,例如储蓄、理财、借贷等的中心化加密公司。这些CeFi公司通常提供较高的稳定币收益率,从用户那里吸收存款并使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或再抵押借贷,以扩张自身资本。

这些CeFi公司的交易活动大部分发生在链下,匿于链下的阴影当中。储户并不清楚自己的资产被用于哪些项目的投资,也不清楚这些CeFi公司发放贷款的机构资质。这些CeFi公司以较高的杠杆率运作,它们用于处理客户提现与应对其他危机的现金储备十分有限,一小部分净资产亏损就会引发流动性衰竭,甚至资不抵债。一点点小的风险,一点点的贪欲就可能造成上百亿、上千亿的资产灰飞烟灭。他们完全不透明,区块链的信任机器在他们身上不起作用,传统金融里相对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在他们身上也是缺位的。因为传统金融里的严格规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此前传统金融爆过的巨量的雷,慢慢把这些监管框架建立起来的。

目前,整个崩溃没有结束,还在发酵。我们只有慢慢拨开了这些CeFi机构的外衣之后,才知道底部的雷到底有多大。我认为这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想要遏制住他们,需要他们在链上公开各类交易行为,这样可能会更好地规制他们作恶。

Q7:随着流动性的收紧,资本不再青睐能够讲好未来故事的公司,而是选择能够在今天盈利的公司。那在当下这个时点,什么样的公司能够脱颖而出?哪些细分产业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这个问题,我确实感同身受。

我是从2018年离开传统金融的核心投资研究岗位,进入区块链行业进行创业,经历过2018-2021年左右持续的泡沫化过程。整个资本市场不缺乏热点,但热点的持续性存疑。这就造成很多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用户,整个团队规模开始起来,但营收跟不上,融资跟不上,只能非常惨烈地进行收缩。如果是主动收缩还行,起码公司项目还可以存续;如果是被动收缩,就很可能直接从市面上消失,而这些人,之前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

说到这里,也提醒一下各位创业者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如果你想创业,一定要非常非常谨慎。

那么,我认为什么样的公司会脱颖而出呢?

从业务形态来说,第一肯定是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的公司,以前那种融资换规模的模式已经失效了。据我们了解,投资机构基本都不敢再投了,整个宏观环境以及整个世界格局正在变化。

第二,既然传统金融或传统行业都想把Web 3.0当成切入点进行转移,我认为能够把握好Web 3.0机会的公司可能会存续下去。为什么会这么讲?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也从事Web 3.0这个行业,也非常看好这个行业,才会继续在这个行业里面深耕。

那么就Web 3.0这个行业里更细分的领域来说,和我刚才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虽然V神说我们已经在区块链领域里建构了太多的金融项目,但我认为未来5年、10年内能够活得下去的,在整个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应用等发展起来之前能活下去的,可能还是一些偏金融性的产品或项目。这也是我和一些区块链项目交流过的结果。

Q8:面对经济的颓势与市场的寒冬,个体必须接受现实,做出改变。寒冬只可能也只会是少数人的狂欢,是很凡尔赛的一件事儿。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过冬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我最想谈的话题。因为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但进入了一个不普通的行业。

我认为想过好冬,要做好认识和行动两方面的准备。但以下都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个人看法。

首先,在认识层面:

我个人认为寒冬才刚刚开始,自DeFi熄火后,2021年下半年至今,NFT的火爆持续从市场抽血。各NFT项目方将归拢的ETH变现,给市场形成巨大的抛售压力。各GameFi项目方,也通过NFT的先期发售锁定一部分资金,随着GameFi向着3A大作的方向毫不犹豫的前进,各项目的开发路线图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极大的打击了市场情绪,行情进入负向循环,反弹的力度越来越弱,市场已确定性转熊。

当前一级市场的局面是:项目质地越来越差;项目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贵;好的项目根本投不进去。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掉,传统金融市场泡沫化的特征,在Crypto圈也一样的出现。

从宏观层面来看,结合我刚才的对全球化长周期趋势的判断,我认为全球供应链得重新塑造,没有超级工厂(主动脱钩)提供便宜货了,会有持续性的通胀压力。

以前能玩20、30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超低资金成本、超低物价水平,那是因为超级工厂的崛起带来的超低物价水平、超高预期回报(股市)和全球供应链压低成本。

这套逻辑现在完全翻转了。

未来,通胀将是美联储关注的最大议题,可供参考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沃尔克为了控制通胀干的事情,我就不展开讲了。

那么基于这个判断,2022年剩下的半年,甚至2023年全年,货币宽松可能都看不到了,虽然美国经济现在已经是事实上的衰退,但通胀会是美联储关注的更大话题。

这将对全球资产价格形式巨大的压制作用。

此外,我个人认为,除了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现在房子已经失去了投资属性了,可以降低一下期待。

第二,行动层面:

1.谨慎操作,正常情况下,底部会非常漫长,而且一般在见底之前,还有一次整个市场情绪崩溃的下探;

2.备足流动性,找到持续性的资产来源,最好能找到一份能够一直干下去的Web 3.0的工作;

3.提升自己,只要你有才华,有探索精神,不用担心你找不到事情做;

4.保持开放的心态,多探索,多学习。‍

为Web3精英 提供优质研究

参与MuseDAO加V:bnbs02

防失联 https://twitter.com/MuseLab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