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8477

Posted on Jan 06, 2022Read on Mirror.xyz

56天,泽兰悟道

今天读到勇于发声,曾被表彰但又几乎被”精神病“的李田田的一些文字,引发的思绪鼓舞着我这惯写技术文档的手,写下变迁生活里的杂感。

曾经,我是个想学习哲学的学生(所学专业计算机,和哲学八竿子打不着)。一直没寻访名师益友,也就一直在艰深哲学的门外。我有一个表哥,见识过人,在几次闲谈中,表哥无意间成为我的哲学启蒙。真切地记得他讲给我康德说的“即使生死关头,也不可以说善意谎来骗杀手,用来救朋友的命”的例子,只是20出头的我经历太少,无法领悟。

真正再捡起康德,是在家中至亲过世,在海外的我,碍于隔离政策,需要集中隔离14天后,才能回家。伤于亲人离世之余,我试图和过去的自己,过往的亲友加强精神和心灵连接。

在这14天,绝对安静无打扰的环境,规律的饮食,除了工作,陪伴我的书有:康德哲学讲演录-邓晓芒蚱蜢 游戏和乌托邦,游戏改变世界,夜航西飞(一战前女飞行员的自传)

取得一些模糊又真切的感受: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如萨特所说,“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外乎是自己造就的东西。那么,既然受自由之苦,何不用此自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赚钱-财富积累是一个太间接的指标。与其胸怀天下,不如先做好手头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扫天下从扫一屋开始,从做好最基本的身体锻炼、分担家务、陪伴家人开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多听多理解开始。我回看和母亲的微信聊天记录,其中很多话,比如一些质朴的家训”人要仇将恩报”,“人家骑马我走路后面还有挑担人“(同路人互相体谅彼此的负担),我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而是在她过世以后,从亲友那里听到,从书信上看到,她负重生活中对家庭对朋友的温情照顾(小时候的我是以为理所当然,远远不能体会的),才有了一些感受。

节选她几年前给儿女媳妇们写下的自述:”我从小体弱多病,最严重的泡腫病及胆病,中耳炎留下了终身残疾,但活下来了长大了,后来坐車翻个車,做飞机落不下若干次,被别人的单車摩托撞翻过,自己骑单車摩跌翻过,也好好地活下来了,所以天爷爷地奶奶让我活到现在,我知足了。我一辈受我母亲影响成长只是几句普通的话:人要仇将恩报,人家骑马我走路后面还有挑担人。山要山来朝水要水来朝人要人来朝,所以我一直按母亲的教导去做,我感恩对我有恩的家人朋友。这么多年我所行所为都没忘记我的责任和义务。“ 在平凡的”过日子“(注1)中,母亲走过了让亲友尊敬的一生。

我们对父母的眷恋,有一些源于-他们是我们和生命终结之间的一道墙,他们也是连接我们和无忧童年最强的纽带。那么我们又能带给她们什么呢?九泉之下的亲人不能回答,答案要自己来写。

结束了集中隔离,我回到家乡,等待我的是:14天居家隔离,在这期间陪伴我的,是自己筹备”宝山论坛“-打算在小城掀起一点点学习的小浪花-最后落地的,是10多个人的语言学习线下讨论会,两三个人的区块链和金融实践,以及”AI大数据向左,区块链向右“的理念讨论,并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基金。

尽可能安排好家中的事情,去母亲长眠的绿水青山拜访,短暂寻根,和老家的亲人叙家常后,我又辗转5个机场,再次回到所在国。订票过程曲折,旅行异常顺利,票价虽高(国际航班机组人员数量和乘客数量差不多),但想想可以不流汗地安逸跨翻山越洋,也不需要像空姐一样终年几乎都在隔离,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入境后,也是14天的集中隔离,有限的服务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友善(护士每天量体温的时候几乎都问是否适应寂寞,夜班护士也会短信问候),而陪伴我远程工作余暇的,是一些历史和时空,宗教方面书籍资料,和父亲多年来拍摄的视频。

第42天,第三次隔离即将结束的时候,为了给自己一个标志,因隔离地点叫“泽兰”,我就叫它泽兰悟道吧,当然不能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觉民行道相提并论,但标志着自己开始学习父母辈的坚韧和优秀品质,争取做的比以前的自己好。深深的知道了自己能力的有限,便能更脚踏实地,努力践行成为知行合一的行动派。

结束第三次隔离不久,因成为密接,全家“居家隔离”再次14天,波澜不惊,不做赘述。至此共计4次隔离,54天。

生活和工作,还在继续,而我会把从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再传递出去。

注1:北大的吴飞用“过日子”来解释中国乡土的生活观念。在中国农村,“过日子”是每个人再也熟悉不过的词语,因为它代表的就是整个生命历程——出生、成长、成家、立业、生子、教子、年老、寿终等生活的常态。“过日子”所涉及的这些日常活动,并不是西方观念中的“社会活动”,而是中国本土特色的“家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