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k

Posted on Jul 22, 2022Read on Mirror.xyz

小队经济:为什么 DAO 内小分队更容易创造财富?

【摘要】在庞大而模糊的web3社区组织中,创作者经济的实际生产者是谁?本文作者认为,是那些由「我们选择的家人」组成的「小队」。文章全方位地剖析了小队成为创意产品原动力的背景和原因,清晰地呈现了一条小队创造财富的路径。

【标签】#社区 #新经济 #vibe #meme #Web3组织 #小队 #Squad

原文发表于 2020年8月19日

作者:Sam Hart, Toby Shorin, Laura Lotti|翻译:常真|校对:Roy|排版:zik


作为社会与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小队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今天,由于群聊和私人网络社交平台的热潮,小队正在重新崛起,成为对抗严格的个人主义市场理念的一股强大文化力量。

小队不仅在互联网社区动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经济网络中也是如此。我们预计,Hawala、Chit 基金、Chamas 和其他形式的 P2P 储蓄或信贷协会等,诸如此类的去中心化加密协议,将成为改写金融关系的先头兵。

这些小队原型是科斯定理发挥作用的例证——即强大的内部协调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让小型团体获得更大的产能和金融机会。

这些点对点团体通常由邻居和朋友组成,其非正式的属性揭示了信任在小队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无论是同屋室友还是分享 Discord 群组的伙伴,小队允许社会货币和金融资本相互转换,为小型团体创造了机会和韧性,而这些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实现。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个别机构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小队这种组织形式的韧性成为刚需。新冠大流行是这些社会粘合剂中最新的一个:物理上我们保持距离,情感上我们越发紧密。当疫情来袭时,首要任务是确保小队的安全,协调和决策的需求接踵而至。

但如今群体凝聚力文化的出现,是城市生活中社会和经济动荡双重驱动的结果。那些在同一个屋檐下分担租金的人成了家人。被一线城市排挤的人们抱团取暖,在缺乏社会保障网的失业市场中偷生。

小队既是当代社会原子化的产物,也是对原子化社会的回应。"去北边搞块地"的说法,标志着城市年轻居民渴望基于小队的新型农庄。立队为家是现代版的返土归田运动——把受「全球概览」启发出现的战后公社,变为后互联网冲浪俱乐部在微博上宣扬共居、生态文化园和太阳能网络等美德。

小队文化是新自由个人主义的对立面。千禧一代正在从几十年的嘲讽中毒症中恢复,重新发现彼此互生的探索性关系是什么样子。有了在「我的世界」、「DOTA 2」和「堡垒之夜」等游戏中组队的经历,年轻一代已经被注入了极其强大的小队能量。

撇开军事含义不谈,私聊群的出现,迎来了"小队"话语权的新时代。(译者:上图显示了“squad”在谷歌 Ngram Viewer 搜索中的上升趋势,关于Ngram Viewer,详见:https://books.google.com/ngrams/info)

不管是为了生存还玩乐而凑到一起,当下的危机催生的小队组织将充满韧性。有了跨越时空的网络空间,距离将不再成为障碍——很快,生机勃勃的文化将由那些胜似亲人的小队成员们担纲演绎。团体合作现已成为强大的默认共识,将小队置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的中心。借用 K-HOLE 的说法:如今人作为个体出生,不得不去寻找团体归属。

小队理论

在古代,人们聚到一起组成小队是为了挣扎求存;而如今,永远在线的群组交流则为小队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群聊和相应的团队工作空间,创造了共同背景和群体记忆。小队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这种持续存在感:共存共现。

但小队不止是一个松散的关系网络,它是一个连续体。小队形成的第二个先决条件是自我认同。它不是你或我,而是我们。这个支柱往往紧随第一个支柱。一开始小队可能只是个临时发起的 Telegram 频道,但很快人们口中的"那个群"就变成了小队的代名词。

为了实现对自身的整体认知,小队用极强的群体规范来保持边界。去他喵的邓巴数字吧——理想的小队不超过 12 人。超过这个数量的人要真正做到一起协同怎么可能呢?对紧密协调来说,小型群组至关重要。小队可能被更大的网络环绕,使它从外面看上去大且混沌。但是对于核心成员来说,一个无形的圈子限定并保护了群体认同的空间。

随着小队 VIBE 的增长,队内成员在社交、情感和财务方面相互依赖和资源共享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持续的社会化和不断加深的自我认同带来了相互之间的信赖,成为探索小队共同能力的基础。小队文化才刚刚萌芽

小队空间

这场新冠大流行翻转了在真实世界里共享空间的剧本,但我们国内的新现状,无非是线上屡见不鲜的模式在物理世界中的翻版。最初人们设想的只是一系列相互链接的文档,到头来 Web2.0 的大规模产品化把互联网变成了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领地。

今天的小队是数字化群落的体现,崭新的小队时代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早期社交网络的个体化逻辑。与超文本的初衷相反,互联网没有成为任由个体穿梭其间的单一万维网(WWW)。如今上网犹如踏进全球竞技场;大众社交媒体成了危机四伏的杀戮地带,没有团队的支持,任何人都无法穿行。

上面显示的 Twitter 亚文化只是庞大社交深网的一小部分。在这个飘渺的图景之下便是小队空间──数字微文化诞生的内在网络:私聊群、Discord、Slack、Keybase。模因(meme)在小队空间中孕育成型,破茧而出,干翻 牛肉网 上的NPC。

小队文化是小队空间的下游,而小队栖居的数字场所只会越来越先进。Discord 突然可以一起语音连线了;Keybase 现在也能使用 Git 了。团队能力取决于工具,不同的平台上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模式。小队空间不仅指环境,它还是一个连续体和共识层。小队空间是策划惊天交易、孕育奇思妙想和涌现 meme 风潮的所在。小队成员可能时空各异,但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小队时间。新建一个私聊群就能开启小队元年

群体动态潮涨潮落无非因势利导,而小队空间就是这一切的核心。生态学把这个过程称为 "小生境形成"。网络上,它叫做"小队文化"。

小队 VIBES

在社交深网的地下洞穴里,我们选中的亲人们发展出自己的文化。小队不需要自己的微货币——图像、艺术、音乐、照片、水帖,还有烤肉,都是原生的交换媒介。小队也同样不太需要内部财务激励。相反,好玩的交换活动产生了信任、互惠和 VIBE——小队最为重视却不可言喻的群体能量。因此,小队生产的核心恰恰正是其自身的生生不息。

加密模因学(memetics)的力量证明,一帮乌合之众有能力在自己晦涩的社会框架中,定义出新的价值形式。meme 制造的"资产"无法以传统方式估价,但却能引领文化和经济运动。

Meme、梗图、黑话、𝓪𝓮𝓼𝓽𝓱𝓮𝓽𝓲𝓬𝓼.….. 这些都是只有小队才能搞出来的东西,也是小队制品的主流。它们散发着强大的小队 VIBE,而 VIBE 能勾魂摄魄。外人想要雨露均沾——有时是为了获得社交资本,有时是为了内容的战略价值,归根结底则是因为这股能量有感染力。当私聊群再也容纳不了内心的熊熊火焰之后,一些小队便开始将其社交产品外部化。播客分明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趁手工具;快速出版将 meme 变成了白皮书,土生土长的小队幽默像洪水一般席卷了创意市场。

不管是机缘巧合还是事出有因,一旦相聚,小队的创意生产就变得潜力无穷。VIBE 是一点就着的高爆信息弹。在制造 VIBE 的过程中,小队可能会无心插柳地创造出 去中心化品牌、虚拟人物和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掌控的匿名实体。如此这般,驾驭了 vibe 的小队,从年幼懵懂中蜕变,成为创造无尽能量的源泉。

https://otherinter.net/2020_VIBES.mp4

小队生产

群组认同、共享空间、vibe──这些不仅创造了社交资本,而且加强了小队的组织能力,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并带来更大的产能和韧性,这是"小队的天性"。然而,虽然小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合同关系",却与科斯理论中的公司不同,它们没有法律结构。相反,社会契约通过 相互尊重和内部规范 等心照不宣的纽带来实现。

但为了维持这种互助经济,小队可能得寻找方法将 vibe 转化为公众可以参与的盈利模式:客户、订阅用户、赞助商、音乐交易、收成等。小队生产从创建流程和交互界面开始,将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可由全网用户传播的内容。在这里,小队工具开始发挥作用。在 DAW、Figma 板上或在游戏大厅里产生的 vibe 被转化为文化消费品。然后就轮到发行了。年轻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在线画廊和独立厂牌,这些为人熟知的组织模式有助于小队与世界互动(和交易)。Bandcamps、Twitch 页面、DAO 都是可供小队与其信任边界之外的实体互动的公共 API。

一些数字工具是公共接口,而另一些则用于内部协调。如今小队基础设施由简单的软件构件组成:Venmo,Splitwise,Cash App。这些应用帮助小队成员尽最大可能避免向朋友要钱的尴尬,从而成为促进内部协调的金融管道。尽管小队韧性是必需的素质,但社会上素来对于"一小群人管钱"持怀疑态度,成了朋友间经济交流的主要障碍。

软件内的预算跟踪、投票和掷硬币等功能,在社会协议和技术解决方案之间提供了一个中间点。例如,要确保 Splitwise 上记录的开支数据准确,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社会规范。而让个人采用一套可追溯的结算规则,就可以降低群体的社会摩擦和协调成本。多一些小队不假思索就能使用的重要功能,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有些人认为新软件可以解放"个人创作者"。但这种想法会不可避免地导致 Uber 化的雇佣劳动者中介平台。我们要解放小队。作为一个社会,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工具应当以团体为基本用户。然而很少有软件能让小队作为一个整体合作生产并共同创造财富。为了充分实现小队文化,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小队财富

有了即插即用的新金融工具,小队具备了更好的经济和社会韧性。个人获得复利回报可能机会有限,但群组却能在风险回报曲线上游刃有余。

为小队做贡献是正和游戏,作为回报,成员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有所诉求,并得到小队的支持和保障。通过风险共担,一个斗志昂扬的小队更是可以收益倍增,这就是──通往小队财富之路。

强大的社会结构和正确的技术堆栈将释放新一轮自下而上的经济实验:无息 P2P 借贷、匿名贷款池、集体保险、社会化 ETF、自由职业者 DAO 联盟、轮流储蓄计划、共享收益公会、meme 风投集团、加密庞氏、防诈骗、浏览器挖矿、郊外收益农场、男孩乐队、邪典电影和主权度假基金。

有一点很清楚:如何获得资金和创造资产是关键。小队现在需要的是技术基础设施,以捕获并复合共同生产的价值。

虽然金钱让小队得以维持,但过早地接入金融基础设施会扼杀其活力。 小队经济主要从非货币形式的价值中收获小队财富 是每天产出 5 个 meme ,是 e-girls 的假期,是抖音喧嚣的房间,是你的伙伴们在郊区租下的空教堂。小队财富 是当 Discord 弹出消息的时候,它带给你的快乐比每周 70 小时的忙碌能换来的还要多。千禧一代都想辞掉工作,跑去创办风险投资公司,而小队已经更进一步,在做其他事情了。

小队对新自由主义 零工经济 "就业" 的承诺和准社会化个人品牌那一套看得门儿清。小队所推崇的个人自决,不是通过个人主义,而是借由集体维护和彼此关怀得以实现。小队重视创造性的表达,但荣耀归于群体更甚于创作者个人。对小队来说,自主性始终带着集体的属性。

*但是,小团体能规模化吗?*小队首先是文化,而不是企业。财富最大化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小队只想让 vibe 继续。稳定的收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就。

相反,通过发明新的美学、组织形式和创意产品,小队能够实现横向拓展,成为其他人的模板。当小队的 vibe 传播时,它们就有了自己的生命。虽然这些模式的物质价值可能有限,但绝不要低估将一个自下而上的新经济模式 meme 化的意义。

在未来的几年里,小队将和公司一样重要。随着我们社会和经济微观结构的变化,强大的 vibe 和可持续性将成为衡量成功的新标准。小队不需要扩大规模,就可以传播大团队的能量。

小队大能量

小队大能量到底有多大?小队确实是数字工具加持的一帮伙伴,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新聊天软件或在线"社区平台"。这是一场运动。小队的领域所包含的,是在日益复杂的世界里,一起学习和创造意义的新方式。小队是由 vibe, meme 和价值观驱动的群体,但不是无意识的蜂群;相反,小队是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世界运转的原型机构。

小队是我们重新对价值做出的定义

小队是一个共享的环境,充盈富饶

小队效应让数字网络始料未及……

小队是历史终点的终结者

小队有益健康

小队 = 自主 + 社区 + 公平

小队最他喵的无敌!

小队能量四射

🔥🔥🔥🔥🔥🔥🔥🔥🔥🔥🔥🔥

旺旺旺旺


原文:

https://otherinter.net/research/squad-wealth/


DAO